[实用新型]一种薄金属筒形件进行热校形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32424.7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22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刘静;郝凤平;程俊琴;曹亮;尚坤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北机机电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1/00 | 分类号: | B21D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11120 | 代理人: | 郭德忠,仇蕾安 |
地址: | 10110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筒形件 进行 热校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校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金属筒形件进行热校形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筒状金属工件校形使用方式为冷校形,即校形时为常温状态,采用局部敲击方式来校形,因常温时金属弹性极限很高,敲击后产生回弹,不易塑性变形,校形后局部的公差超出产品规定的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薄金属筒形件进行热校形的装置,利用金属在高温时塑性增加,强度降低,易于变形的特点,将薄金属筒形件固定在相应规格的装置上,在高温时通过双向施力使该装置外扩以达到校形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薄金属筒形件进行热校形的装置,包括:第一圆锥台、工装筒及第二圆锥台;
所述工装筒为由四片结构相同的弧形板对接组成的圆筒状结构,相邻的弧形板的对接处留有间隙;圆筒状结构两端的内圆周面分别加工有与所述第一圆锥台和第二圆锥台相配合的圆锥形通孔,两个圆锥形通孔的小端相对,且在两个圆锥形通孔的小端之间为圆形通孔;
第一圆锥台和第二圆锥台分别安装在工装筒两端的圆锥形通孔内;待校形的薄金属筒形件套装在工装筒的外圆周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工装筒的一端设有环形限位台;对薄金属筒形件进行单向的轴向限位。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高温时金属塑性高强度低的特点,使薄金属筒形件完全贴合在该装置上定型,冷却后,薄金属筒形件的圆柱度公差小于0.5,提高了校形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组成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装筒的左视图。
其中,1-第一圆锥台,2-工装筒,3-第二圆锥台,4-薄金属筒形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薄金属筒形件进行热校形的装置,参见附图1和2,包括:第一圆锥台1、工装筒2及第二圆锥台3;
所述工装筒2为由四片结构相同的弧形板对接组成的圆筒状结构,相邻的弧形板的对接处留有间隙;圆筒状结构两端的内圆周面分别加工有与所述第一圆锥台1和第二圆锥台3相配合的圆锥形通孔,两个圆锥形通孔的小端相对,且在两个圆锥形通孔的小端之间为圆形通孔,且圆筒状结构的一端设有环形限位台;
整体连接关系如下:第一圆锥台1和第二圆锥台3分别安装在工装筒2两端的圆锥形通孔内;待校形的薄金属筒形件4套装在工装筒2的外圆周面上,并由工装筒2的环形限位台进行单向的轴向限位。
安装时,工装筒2保持竖立状态,工装筒2的环形限位台抵触在地面上,起到支撑作用;先将薄金属筒形件4套装在工装筒2的外圆周面,然后先将第一圆锥台1敲入工装筒2未设有环形限位台的一端后,再将第二圆锥台3敲入工装筒2设有环形限位台的一端。
工作时,将薄金属筒形件安装在该装置上后,高温加热后,敲击工装筒2的两端的第一圆锥台1和第二圆锥台3,在工装筒2相邻的弧形板的对接处留有间隙的作用下,使得工装筒2进行均匀的外扩,进而对薄金属筒形件进行圆柱度校形。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北机机电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北机机电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324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级进模具的误送检测结构
- 下一篇:一种钢卷芯部溢边平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