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偏心锁紧电泳橇体转盘初始位置校正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19967.5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66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祁文昌;刘聪;戈北京;王新峰;马亚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3/00 | 分类号: | C25D1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2107 | 代理人: | 张义 |
地址: | 30011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偏心 电泳 转盘 初始 位置 校正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校正检测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偏心锁紧电泳橇体转盘初始位置校正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汽车工业飞跃式的发展,中国正在日益成为世界汽车的重要生产基地。随着汽车生产批量的增加,以及人们对车辆使用寿命、乘车安全与舒适度、车辆外观与细节制作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也催生和加速高质、高效涂装技术在新生产线中的广泛应用。
电泳橇体作为承载车体的工具在前处理电泳工序输送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偏心锁紧方式电泳橇体能够有效的对车体进行锁紧,从而保证车体在前处理电泳槽液中上下坡平稳运行。
电泳橇体在未锁紧状态下接车,接车后经过锁紧装置进行将车体锁紧,然后进入前处理电泳工序,因此,在电泳橇体接车时必须保证初始位置正确(即未锁紧状态)。然而如何保证电泳橇体在接车时锁紧盘初始位置正确(即未锁紧状态)显得格外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前处理电泳工艺中如何保证电泳橇体在接车时锁紧盘初始位置正确(即未锁紧状态),进而保证经过锁紧装置将车体锁紧的问题,提供一种偏心锁紧电泳橇体转盘初始位置校正检测装置。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偏心锁紧电泳橇体初始位置校正检测的装置,包括偏心锁紧滑橇支腿、可上下及左右方向可调节的校正装置以及检测装置,校正装置和检测装置固定在滚床侧板上。
其中,所述的滑橇支腿包含偏心锁紧销、转盘、校正螺栓,所述校正螺栓通过螺纹孔安装在转盘上,转盘焊接在偏心锁紧销上。
其中,所述的校正装置包含弧形导轨、安装板以及连接板,所述弧形导轨焊接在安装板上,最终通过连接板固定在滚床侧板上,安装板及连接板上均开有长圆孔。
其中,所述的检测装置包含安装支架、行程开关以及异型开关检测杆,安装支架保证开关可沿三个方向任意调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偏心锁紧电泳橇体初始位置进行自动校正和检测,能够保证电泳橇体从焊装顺利平稳接车,从而经过锁紧装置将工件锁紧,进而提高前处理电泳输送机运行的安全性。该装置实现了橇体初始位置的自动校正和检测,提高了生产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校正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偏心锁紧机构第一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偏心锁紧机构第二示意图;
图中,1-偏心锁紧滑橇支腿;2-校正装置;3-滚床侧板;4-检测装置;5-弧形导轨;6-安装板;7-连接板;8-安装支架;9-行程开关;10-异型开关检测杆;11-偏心销;12-校正螺栓;13-锁紧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属于“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部件或者模块、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199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自适应物料位置的自动喷码机
- 下一篇:发动机缸体槽外电镀防毛刺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