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抗冲击型薄煤层采煤机行星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06596.7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296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章立强;貟瑞光;周常飞;胡滔;王振乾;胡璟;宋振;董超;钱立全;郭岱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地上海采掘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1/32 | 分类号: | F16H1/32;F16H55/08;F16H57/08;E21C31/02;B23P15/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地址: | 20140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击 煤层 采煤 行星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冲击薄煤层采煤机行星机构,属于薄煤层采煤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薄煤层采煤机大功率化的发展,薄煤层采煤机截割部输出端行星机构也越来越向紧凑型设计,由于行星机构直径尺寸的限制,现有大功率行星机构呈现小直径大长度的状态,特别是太阳轮、行星轮宽径比很大,配套行星架连接板悬臂很长,同时截割断层、硬岩时的截割部行星机构承受巨大的冲击力,这种工况的应用使得传动系统零件出现很大使用应力,现场可能出现:芯轴输出侧台阶出现疲劳断裂、行星架轴孔变形出现定位异常、轮齿端部边缘应力过高出现齿轮开裂、行星架输出侧连接板断裂、轴承失效等。虽然业内针对行星机构的上述问题也采取了大量的工作:提高芯轴、行星架的强度、增加轴承数量的设置、提高了齿轮的设计寿命裕度等,然而对于硬岩开采、大冲击等工况环境下上述大量的技术措施仍不能很好的解决大功率薄煤层采煤机行星机构的可靠性问题。
同时,为了改善现有大功率薄煤层采煤机截割部行星机构存在的问题,业内也开始尝试使用焊接行星架的结构,焊接行星架使用的板材强度可较铸造行星架高;然而,焊接行星架的使用,由于过程控制等原因,现场也出现以下问题:焊接焊缝容易疲劳开裂(焊缝表面承受冲击应力大、冲击受力频繁),使得连接板断裂;行星架的轴孔仍然变形失效,芯轴失去支撑台阶处仍然容易断裂,行星轮与轴承也出现开裂损坏等。大功率薄煤层采煤机截割部行星机构的可靠性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薄煤层采煤机的大功率化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冲击型薄煤层采煤机行星机构,可解决芯轴定位偏差、行星轮啮合异常等行星机构连接件可靠性问题,行星架连接板断裂等行星架本身强度问题,大大提高了行星机构的抗冲击能力,从而提高了薄煤层采煤机行星机构的可靠性。尤其针对小直径大长度的行星机构,具有显著的改良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冲击型薄煤层采煤机行星机构,包括行星架1、过渡套2、芯轴3、行星轮4、太阳轮5、芯轴轴承6;所述行星架1扭矩输出端均布至少两个套孔11,所述套孔11内设置与其内表面过盈配合的过渡套2,芯轴3由过渡套的过渡套孔面22及行星架扭矩输入端轴孔支撑,芯轴的中间轴段33外设置用于支撑行星轮4的芯轴轴承6,行星轮4与太阳轮5啮合旋转;所述过渡套2的过渡套孔面22配合支撑芯轴3,过渡套具有整体硬度45-50HRC;过渡套轴面21与行星架的套孔11间有效过盈量为0.03-0.06mm;所述行星架1的套孔11、套孔端面12为过渡套2提供径向与轴向定位,外端板13、连接板14、内端板15通过环焊缝16、塞焊缝17的焊接形成了行星架整体;行星架上与过渡套端面对应的位置设有螺纹孔10,用于拆卸过渡套时螺栓拧入将过渡套2顶出;所述行星架上设置用于减小连接板与端板之间应力的过渡圆角。
进一步的,行星架内部的行星轮安装位置具有内圆角18、边圆角19、中间圆角161;内、外圆角18、19为焊后形成行星架整体后精加工形成的圆角,中间圆角161为中间焊接圆角及加工过渡棱角等经过修整平滑后的圆角,内圆角18、边圆角19、中间圆角161形成了连续的过渡圆角。
进一步的,所述过渡套2包括过渡套轴面21、过渡套孔面22、过渡套下端面23、过渡套上端面24、过渡套倒角25;过渡套轴面21与行星架1的套孔11形成有效过盈配合,过渡套孔面22支撑芯轴3的小轴面32,过渡套下端面23与行星架1的套孔端面12相对并贴紧,过渡套上端面24与芯轴轴承6端面相对,过渡套倒角25与芯轴3的应力槽31相对应;过渡套轴面21、过渡套孔面22、过渡套下端面23、过渡套上端面24的光洁度均达到Ra1.6,并具有6级精度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
进一步的,行星轮4、太阳轮5均采用齿高方向修缘与齿宽方向修形的方式,以减小宽齿及变形产生的齿轮端棱应力。
进一步的,内直面刀检宽度73与齿轮顶圆42保持间隙3-5mm,加工的内圆角18与齿轮圆角41保持间隙3-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地上海采掘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未经天地上海采掘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065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柔性交叉滚子轴承
- 下一篇:一种齿轮机构多圈旋转的限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