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送药电梯和送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05590.8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47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梁大衡;黄宁新;封枫;甘钧兆;彭志伟;唐大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双赢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H04L29/08;B66B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联网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送药电梯和送药系统。
背景技术
医院的送药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病人住院的过程中需要定时定量服用或注射指定的药物,每个病人的病情不同,其需要的药物量、时间、种类也千差万别。在现有的医院系统中,病人需要先就诊,医生开出药方后,院方根据药方配药,在指定的时间通过护士将药送到该病人手中。在整个送药过程中,全靠人与人的沟通,护士需要自己记住送药的目标病人以及属于该病人的药,而在实际送药的过程中,护士往往一次需要去多个病房为多个病人送药,导致需要对应的将各种药品分份,并且记住每份药品送达的目标病人,使得送药的过程需要耗费较大的人力,而且容易出现错误,一旦出现送药错误不仅会导致病人无法得到及时治疗,甚至有可能服用错误的药导致病情加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送药电梯和送药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医院送药的过程中对护士依赖程度高,导致人力资源消耗大,有可能出现送错药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基于二维码识别的送药电梯,用于为医院的住院楼内的住院病人送药,所述医院具有存储各病人身份信息和诊疗信息的病历系统,包括多个药盒和用于运送多个所述药盒的轿厢;
所述药盒包括用于与所述病历系统通信的通信模块和用于根据所述病人身份信息生成二维码的显示结构;
所述轿厢内设有用于扫描读取所述二维码的第一摄像头和用于将所述药盒推出所述轿厢外的传送结构;
所述送药电梯还包括用于根据扫描信息控制升降楼层的升降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轿厢内设有可供所述药盒放置的扫描位,所述第一摄像头朝向所述扫描位。
进一步地,还包括开设在所述住院楼各楼层的出口,所述出口处设有可发出提醒信息的提醒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结构为传送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送药系统,包括存储各病人身份信息和诊疗信息的病历系统和上述的送药电梯,所述病历系统包括一台或多台联网终端。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病房内的反馈装置,所述反馈装置包括用于与所述病历系统通信的反馈模块和用于扫描读取所述二维码的第二摄像头。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药盒上的电子锁,所述电子锁具有用于与所述反馈模块通信的解锁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送药电梯和送药系统借助物联网的方式,件病历系统内存储的病人信息发送至药盒,内生成与病人对应的二维码并在显示结构上显示出,送药时先将病人所需要的药放入其身份对应的药盒内,然后置入轿厢内,第一摄像头扫描二维码获得病人身份信息,升降模块控制轿厢至指定楼层停留,传送结构将药盒推出轿厢外,工作人员在该层电梯处取得药盒然后送至病人处即可,不仅减少了送药人员的工作量,而且无需专门的护士送药,可派遣其他非护士人员送药,节约了人工成本,同时可以避免送错药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药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轿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送药电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双赢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双赢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055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