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折流板的溶解槽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96662.3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39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闻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华义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00 | 分类号: | B01F1/00;B01F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折流板 溶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折流板的溶解槽。
背景技术
在生产四氧化三钴的过程中,为了使溶液混合均匀,需要用电机和搅拌叶将溶液搅动。但是,单纯使用电机和搅拌叶搅动溶液的话,会使溶解槽中的溶液呈旋涡状并容易从顶盖中溢出,且并不能保证完全混合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折流板的溶解槽,通过电机、搅拌叶和多个折流板的配合使用增强溶解槽内溶液的扰动,保证溶液混合均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折流板的溶解槽,包括溶解槽本体、顶盖、折流板、电机和搅拌叶;所述溶解槽本体为圆柱筒状且上端呈半封闭结构,所述顶盖为半圆形并通过铰链与溶解槽本体上端连接,所述折流板的数量为四个并等距设置于溶解槽本体的内壁,所述电机位于溶解槽本体上端中部,所述搅拌叶设置于电机转轴下端外侧,所述溶解槽本体上端设置有加料口,所述溶解槽本体外侧壁下端设置有出料口。
进一步的,所述折流板为细长条状长方体,并竖直设置。
进一步的,相邻的折流板之间相对于圆柱筒状溶解槽本体的中心轴线呈九十度角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具有折流板的溶解槽,通过电机带动搅拌叶旋转搅动溶解槽内的溶液,流动状态下的溶液连续经过多个折流板阻流作用以增强溶液扰动和翻滚混合,保证溶液混合均匀,同时可通过阻流作用避免溶解槽内被扰动的溶液从顶盖溢出,且此装置结构简洁,成本低廉,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折流板的溶解槽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折流板的溶解槽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折流板的溶解槽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折流板的溶解槽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图2、图3和图4,一种具有折流板的溶解槽,包括溶解槽本体1、顶盖2、折流板3、电机6和搅拌叶7;所述溶解槽本体1为圆柱筒状且上端呈半封闭结构,所述顶盖2为半圆形并通过铰链与溶解槽本体1上端连接,所述顶盖2可相对于溶解槽本体1向上转动掀开,所述折流板3的数量为四个并等距设置于溶解槽本体1的内壁,所述电机6位于溶解槽本体1上端中部,所述搅拌叶7设置于电机6转轴下端外侧,所述电机1用于带动搅拌叶7旋转进而搅动溶解槽本体1内的溶液,所述溶解槽本体1上端设置有加料口4,所述加料口4用于向溶解槽本体1内加入料液,所述溶解槽本体1外侧壁下端设置有出料口5,所述出料口5用于从溶解槽本体1中放出已混合的溶液。
所述折流板3为细长条状长方体,并竖直设置。
相邻的折流板3之间相对于圆柱筒状溶解槽本体1的中心轴线呈九十度角布置,用于保证对溶液均匀阻流,使溶液混合均匀。
上述实施例用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将本实用新型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理解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华义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华义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966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