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全自动粘度测量的提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86955.3 | 申请日: | 2016-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318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朱叶飞;杨建军;楼健军;余骁鑫;董伟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卓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5/10 | 分类号: | G01N35/10;G01N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1 | 代理人: | 黄冠华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全自动 粘度 测量 提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全自动粘度测量仪上的自动在线进样品,自动测量时自动提升样品,自动在线清洗粘度管,自动在线干燥粘度管,在线长时间侵泡清洗粘度管的五大流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适用于全自动粘度测量的提升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石油化工,化纤及其他高分子领域,对聚合物的粘度值或粘均分子量等的测量,是检测产品性能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如在聚酯PET、PBT、尼龙PA6、PA66等、聚碳酸酯PC、聚氯乙烯PVC、聚丙烯腈PAN、聚丙烯酰胺PAM、聚偏氟乙烯PVDF、有机硅类、有机玻璃PMMA、聚乳酸PLA、PGA、纤维素CA、MCC、等聚合物材料生产和研究领域,根据国际或国家标准,都会采用粘度仪来测量粘度值或粘均分子量等结果。
目前国内粘度仪只是实现了自动测量的过程,而样品加入粘度管内的进样方式及测量后的粘度管清洗都是通过人工进行的,自动化程度不高。造成了仪器使用效率低下,要求实验人员多且工作量大,装卸粘度管及清洗粘度管时容易导致粘度管损毁,粘度管清洗干净程度受人为因素影响,实验人员必须经常接触腐蚀性试剂,容易造成人身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全自动粘度测量的提升装置,解决目前国内粘度仪的自动化程度不高,造成了仪器使用效率低下,要求实验人员多且工作量大,装卸粘度管及清洗粘度管时容易导致粘度管损毁,粘度管清洗干净程度受人为因素影响,实验人员必须经常接触腐蚀性试剂,容易造成人身安全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适用于全自动粘度测量的提升装置,包括有活塞模块、阀路模块、粘度管,所述活塞模块与阀路模块之间采用连接软管连接,所述活塞模块自上而下包括有活塞电机、传动丝杆以及活塞体,所述活塞机构包括有传动轴套、玻璃针筒和活塞柱塞,所述传动轴套与所述玻璃针筒相连接,所述传动丝杆穿过传动轴套且两端分别连接于活塞电机和活塞柱塞上,所述粘度管包括有主测量管、放空管、进样放空管所述阀路模块包括有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气阀,第五电磁阀,第四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之间均通过连接软管连接于所述主测量管上,所述第三电磁阀通过连接软管与气阀相连接,所述第五电磁阀连接放空管,第四电磁阀连接进样放空管。
进一步,所述玻璃针筒上设置有开关板,所述开关板上设置有上极限保护开关、零位光电开关、下极限保护开关,所述传动轴套上设置有到位拔叉。
进一步,所述粘度管还包括有进样管、储液球、排液口、所述主测量管内还设置有毛细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提升装置无需在进样品时通过人工手动进样,粘度管无需装卸;实现了在线自动进样功能;提高实验效率的同时,将粘度管的损耗将低于零;
在粘度测量过程中,测试样品必须采用一种方式将样品提升到粘度管的一定高度,本发明的提升装置可以满足测量时提升样品到实验所需高度,具有自动测量时自动提升样品的功能;
本发明的提升装置无需在测量结束后,将粘度管卸下后,通过人工清洗粘度管,实现了在线自动清洗粘度管的功能。彻底解决了以前在清洗粘度管发生的安全事故,保证了人生安全,同时,也解决了粘度管的清洗干净度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而使粘度管清洗不干净,最终导致下次实验数据不准确的问题;
避免了以前粘度管清洗后,放置在烘箱内长时间的烘干,效率低下的问题,本发明的提升转置实现了在线自动干燥粘度管的功能,且干燥时间很短,大大提高了实验效率;
粘度管因长期使用后,需要采用更强的强酸强碱性的清洗液长时间的浸泡清洗,本发明的提升装置无需将粘度管拆卸后浸泡清洗,满足了在线长时间侵泡清洗粘度管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适用于全自动粘度测量的提升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卓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卓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869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非隔离调光电源
- 下一篇:电子蜡烛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