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3D打印颅骨修补钛网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86810.3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616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周赤忠;陈俊;刘融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融 |
主分类号: | A61F2/28 | 分类号: | A61F2/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81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印 颅骨 修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打印技术制备人工颅骨修补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D打印颅骨修补钛网。
背景技术
颅骨缺损通常由于颅脑损伤、颅内血肿或颅内肿瘤等开颅手术,挽救病人生命而进行的骨瓣减压所致。原则上最大直径超过3cm以上的颅骨缺损需行颅骨重建手术,当颅骨缺损超过3cm,就可产生临床症状。颅骨修补术后可使静脉回流加快,脑脊液循环速度增加1倍。术后可以松解皮瓣与硬脑膜及骨窗边缘的连接,解除其对脑表面血管的牵拉、扭曲、压迫。颅骨成形术对改善脑神经功能具有重大意义。
多种材料已被用来修复颅骨缺损,目前,颅骨修补手术通常采用自体骨和人工材料两大类。理想的颅骨修补材料应该具有以下特征:(1)可透过放射线,(2)耐感染性,(3)不传导热量,(4)生物力学性能好,(5)能够完全匹配缺损部位和延展性好,(6)价格便宜,(7)方便使用。
自体骨主要是指自体骨移植,该方法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无免疫排斥反应。去骨瓣过程中取出的原始骨瓣是最佳的颅骨整复材料,一般通过永冻保存或者放置于腹部皮下口袋长期保留;但是,此类方法存在保管困难、感染率高等不可避免的风险。除此以外,还可以用病人自身的肋骨、髂骨等取材,但是需开辟第二术区、骨来源受限制、塑性欠佳导致整形效果差等,使其临床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合成材料开始逐渐替代自体骨。
聚醚醚酮(PEEK)材料是一种半晶质聚合物,能够透过放射线,不产生CT或者MRI伪影,化学惰性好且重量较轻,可以用蒸汽或放射线消毒。这种植入物强度、厚度适宜,目前已出现使用3D打印PEEK材料的颅骨修补补片,但是缺点是PEEK材料植入物价格昂贵、缺乏骨整合性,另外,其植入后排异率及感染率高于预期值。
传统钛金属合金材料具有低密度、质轻、高强度、优越的生物组织相容性和耐腐蚀性,钛合金即身性能良好,对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影响较小。植入后,成纤维细胞可以长入钛网的微孔,使钛网与组织融为一体,且有钙化和骨化的趋势,不影响头颅X线检查和脑电图检查,手感良好,均匀美观。
传统钛网修补材料因为以上优点目前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当前国内医疗机构使用的钛合金颅骨补片多采用CT数据采集、处理后,机床铸造和模具压制成型,成型后整片修补材料覆盖于骨窗周边,并以数枚钛钉固定于骨窗边缘。此方法除了制作周期长最大弊端为修补材料鼓出骨瓣平面,与颅骨表面帖附程度不够,对周围皮瓣形成一定的挤压、影响血供,术后因皮瓣血液循环不理想易发生皮瓣坏死、钛板外露致手术失败等情况。另外,因为铸造工艺水平等因素,钛网出现起皱、边缘翘曲等现象比较常见,契合性欠佳也会影响整复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3D打印颅骨修补钛网。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3D打印颅骨修补钛网,包括一体化成型的钛网本体,所述钛网本体的边缘与颅骨修补处的边缘相切合,所述钛网本体边缘间隔设置有固定用凸出块,所述固定用凸出块上设置有紧固件,所述凸出块设置有3-4个。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钛网本体的厚度为0.6mm-15m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钛网本体呈网状设计,网孔直径为0.4mm-0.7m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钛网本体为3D打印一体成型。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钛网本体的3D打印材料为钛金属合金材料。
上述的3D打印颅骨修补钛网通过以下步骤制备所得:
步骤一、根据CT及MRI影像技术三维重建,模拟出颅骨缺损的大小及曲面参数;
步骤二、从PACS系统中导出0.5mm薄层厚度的CT数据,将所得数据导入DVO-3DP工作站中确认元数据、分析数据并进行数据分割;
步骤三、依据颅骨缺损部位及形态进行数据重建,定制镶嵌于骨窗内的修复体;
步骤四、将修复体数据导入准工业级3D打印机以实现颅骨补片3D打印成型;
步骤五、将完成的3D打印颅骨补片送进手术室消毒备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和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3D打印颅骨修补钛网,利用3D打印技术进行人工制作镶嵌于颅骨缺损骨窗内的钛网修补材料,与患者的颅骨完全贴合,避免了突出骨窗的修补材料发生翘边、引起局部的皮瓣压痕,有效地控制了因为制作工艺、材料生物相容性等因素诱发的手术并发症,大大提高了颅骨修补手术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融,未经刘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868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工耳蜗植入体框架式模板
- 下一篇:腰椎后路多功能椎间植骨融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