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报警式建筑用安全帽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86028.1 | 申请日: | 2016-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752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郭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小龙 |
主分类号: | A42B1/08 | 分类号: | A42B1/08;A42B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报 建筑 安全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帽,特别涉及一种预报警式建筑用安全帽,属于建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安全帽是用来保护头顶而戴的钢制或类似原料制的浅圆顶帽子,防止冲击物伤害头部的防护用品,帽壳呈半球形,坚固、光滑并有一定弹性,打击物的冲击和穿刺动能主要由帽壳承受。安全帽只能减缓坠落物所带来的冲击力,不能够提前给人警示的作用,从而使得人无法及时避开坠落物,使得人受到伤害,在夜间作业时,仅仅佩戴普通的安全帽,不能够对人起到很好的保护,由于可见范围的缩小,操作者很难互相发现对方,容易发生危险,使得人们的生命受到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预报警式建筑用安全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安全帽不能够提前给人警示的作用,从而使得人无法及时避开坠落物,使得人受到伤害的问题,使安全帽的功能更加全面,使用起来更加安全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预报警式建筑用安全帽,包括安全帽本体,所述安全帽本体通过转轴与照明灯连接,所述安全帽本体的顶端设有红外线传感器,所述安全帽本体的顶部设有气囊出口,所述安全帽本体的底部设有自动卷轴器,所述安全帽本体的内侧设有隔热层,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的一侧设有碰撞传感器,所述碰撞传感器的一端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一端设有蜂鸣器,所述气囊出口的内部设有充气泵,所述充气泵的一侧设有压缩气囊室,所述自动卷轴器的一端设有松紧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全帽本体底端的周侧设有垂帘,所述垂帘的顶端设有魔术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全帽本体的背面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 的一侧设有散热片,所述蓄电池的一端设有充电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照明灯的一侧设有开关控制器,所述照明灯的内壁设有反光层,且所述照明灯通过螺纹与玻璃保护罩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松紧带上设有滑动软垫,且所述松紧带的一端设有卡头。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且实用性强,通过设有红外线传感器,能够感应到下落的物品,及时通知到使用者,使得使用者能够及时做出反应,避开危险,通过设有碰撞传感器,当使用者未及时避开危险落物,落物撞击安全帽后,通过碰撞传感器将信号传送到控制器,使得安全帽内设有压缩气囊室内的压缩气囊放出,从而达到保护人体的作用,通过设有照明灯,能够在夜间操作时提供照明,同时也能够使得其他工作者及时发现使用者,保障使用者的安全,操作简单,能够反复利用,比较经济环保。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观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全帽本体;2、照明灯;3、转轴;4、红外线传感器;5、气囊出口;6、垂帘;7、松紧带;8、蜂鸣器;9、碰撞传感器;10、控制器;11、蓄电池;12、散热片;13、自动卷轴器;14、充气泵;15、压缩气囊室;16、充电口;17、隔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报警式建筑用安全帽,包括安全帽本体1,安全帽本体1通过转轴3与照明灯2连接,安全帽本体1的顶端设有红外线传感器4,安全帽本体1的顶部设有气囊出口5,安全帽本体1的底部设有自动卷轴器13,安全帽本体1的内侧设有隔热层17,红外线传感器4的一侧设有碰撞传感器9,碰撞传感器9的一端设有控制器10, 控制器10的一端设有蜂鸣器8,气囊出口5的内部设有充气泵14,充气泵14的一侧设有压缩气囊室15,自动卷轴器13的一端设有松紧带7。
进一步,安全帽本体1底端的周侧设有垂帘6,垂帘6的顶端设有魔术贴,使得缓冲安全帽对人脑袋的冲击,便于拆卸,易于清洗。
安全帽本体1的背面设有蓄电池11,蓄电池11的一侧设有散热片12,蓄电池11的一端设有充电口16,能够提供电量,保障正常的使用,及时散热,降低电量的消耗,比较环保,通过设有充电口,能够及时对蓄电池11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小龙,未经郭小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860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阻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火山灰环保壁材粉及其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