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虹膜采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76085.1 | 申请日: | 2016-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400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发明(设计)人: | 杨杰;张剑;范露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安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1 | 代理人: | 黄冠华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南京紫***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虹膜 采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考勤机,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虹膜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虹膜识别技术是基于眼睛中的虹膜进行身份识别,可应用于安防设备,如门禁等,以及有高度保密需求的场所。人的眼睛结构由巩膜、虹膜、瞳孔晶状体和视网膜等部分组成。虹膜是位于黑色瞳孔和白色巩膜之间的圆环状部分,包含有很多相互交错的斑点、细丝、冠状、条纹和隐窝等细节特征。虹膜在胎儿发育阶段形成后,在整个生命历程中将是保持不变的。这些特征决定了虹膜特征的唯一性,同时也决定了虹膜用于身份识别时具有唯一性。因此,可以将眼睛的虹膜特征作为每个人的身份识别标识。
现有的虹膜识别技术均需采用一个专用的虹膜采集设备,这种虹膜采集设备的缺点是携带不够方便,因而实用价值不高。因此,现有技术有待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携带、使用方便的便携式虹膜采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虹膜采集装置,主体为表盘载体及表带,其创新点在于:所述表盘载体的正面固定设有钟表和显示屏,所述表盘载体的一侧固定设有时间调整旋钮和设置按钮,另一侧镶嵌设有USB充电端口及抽拉式虹膜采集摄像头;
所述表盘载体的内部包括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存储器和蓄电池,所述虹膜采集摄像头与信息处理装置单向连接,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分别与信息存储器及显示屏单向连接,所述USB充电端口与信息存储器单向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虹膜捕捉摄像头上还设有面部识别器。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屏为液晶显示屏。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通过虹膜采集摄像头能够采集用户的虹膜图像信息,将虹膜信息存储在信息存储器,方便后续的整体和存储,具有结构紧凑、操作简单和节约成本的优点,而且实用价值大、安全性较高,便于随身携带。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面部识别器,能够提高虹膜采集摄像头采集虹膜信息的效率。
(3)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采用的液晶显示屏,方便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使用,实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架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表盘载体;2-表带;3-钟表;4-显示屏;5-时间调整旋钮;6-设置按钮;7-USB充电端口;8-虹膜采集摄像头;81-面部识别器;9-信息处理装置;10-信息存储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看图1、图2,一种便携式虹膜采集装置,主体为表盘载体1及表带2,所述表盘载体1的正面固定设有钟表3和显示屏4,所述表盘载体1的一侧固定设有时间调整旋钮5和设置按钮6,另一侧镶嵌设有USB充电端口7及抽拉式虹膜采集摄像头8;所述表盘载体1的内部包括信息处理装置9、信息存储器10和蓄电池,所述虹膜采集摄像头8与信息处理装置9单向连接,所述信息处理装置9分别与信息存储器10及显示屏4单向连接,所述USB充电端口7与信息存储器10单向连接;所述虹膜捕捉摄像头8上还设有面部识别器81;所述显示屏4为液晶显示屏。其中,信息处理装置,用于将虹膜采集摄像头采集到的信息转换为图像信息;信息存储器,用于存储转换完成的虹膜图像信息。通过虹膜采集摄像头8将采集到的虹膜信息发送至信息处理装置9,信息处理装置9将信息转换成虹膜图像信息,并存储到信息存储器10中,并且通过显示屏4反映是否完成存储;当需要提取信息存储器中的虹膜图像信息时,只需通过USB充电端口7连接电脑即可。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安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安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760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