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触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71073.X | 申请日: | 2016-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708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许德政;薛鸿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飞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深圳汇智容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38 | 代理人: | 熊贤卿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触控技术领域,尤其是关于一种触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触控装置已被现代人广泛地运用在日常生活中,而常见运用触控屏幕的触控装置,例如:智能型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以及显示面板等;其中,由于触控装置为一种使用接口方便、经久耐用,且制造成本较低的电子显示设备,因此目前市场仍在成长之中。
再者,触控装置的主要结构包括高硬度防刮材质的玻璃、感测触摸板(触控屏幕)、框架以及胶体,感测触摸板(触控屏幕)包括以信号排线电连接的控制电路板,而框架包括对应控制电路板的穿设孔。其中,玻璃是为保护感测触摸板(触控屏幕)或触控装置整体,用以避免其受外力撞击而造成毁损,而感测触摸板(触控屏幕)是用以接收一触碰信号而将其转换为一电力信号,并传送至控制电路板。另外,框架则为触控装置的基架或壳体,用以限位玻璃与定位感测触摸板(触控屏幕),最后,再以胶体结合并固定控制电路板于框架之中。
然而,现有技术的触控装置各元件的组装上仍有一些问题存在,例如,当控制电路板穿经穿设于框架的穿设孔而固定于框架内时,就必须以胶体结合穿设孔与电连接控制电路板的信号排线,才能使信号排线可被固定结合于穿设孔的位置。
但,于上述触控装置进行胶体点胶的作业流程中,为配合穿设孔的孔洞大小,往往必须使用较多的胶体量才能使前述信号排线被固定结合于穿设孔,如此一来,于企图以胶体完全封合住穿设孔的孔洞的实施过程,往往便会因胶体容易被使用过量而产生溢胶的问题,并进而影响触控装置整体的防水功能,且,也常需再以额外的人力去刮除前述溢胶。因此,对于触控装置的组装过程而言,实仍须设计出一种新颖的做法,以解决前述现有技术的缺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运用挠性薄膜的特性而改善溢胶状况的触控装置,以便达到安装方便、避免溢胶以及确保防水功效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触控装置,至少包括具有以信号排线电连接的控制电路板的触控屏幕、框架、挠性薄膜以及胶体,该框架应该控制电路板的位置而设有贯穿该框架的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的穿设孔;该挠性薄膜设置于该触控屏幕与该框架之间,该挠性薄膜包括穿设开口;其中,该挠性薄膜朝向该触控屏幕的一面为第一接触面,而朝向该框架的该第一表面的另一面则为第二接触面;其中,该触控屏幕邻近该第一表面,且该信号排线穿经该穿设开口与该穿设孔,以使该控制电路板位于该框架的该第二表面的一侧,并藉由该胶体而使该信号排线固定并结合于该第二接触面及该穿设孔。
较佳地,该控制电路板为软性电路板以及薄膜电路板中之一。
较佳地,该挠性薄膜为呈弹性曲面且具有弹性张力的结构体。
较佳地,该穿设开口为可弹性开合的结构,以紧密地弹性贴合或抵顶于该信号排线。
较佳地,该挠性薄膜的面积大于该穿设孔,以使该挠性薄膜完全覆盖于该穿设孔。
较佳地,该穿设开口包括第一穿设开口以及第二穿设开口,该第一穿设开口垂直设置于该第二穿设开口的任一端,而使第一穿设开口与该第二穿设开口呈现T字形状。
较佳地,该穿设开口包括第一穿设开口以及第二穿设开口,该第一穿设开口交错设置于该第二穿设开口的两端之间,而使第一穿设开口与该第二穿设开口呈现X字形状。
较佳地,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之间具有一高度。
较佳地,该第二接触面与该第一表面相贴合,而使该胶体容纳于该穿设孔内;其中,该胶体不超出该高度。
较佳地,该第二接触面与该第一表面相贴合,而使该胶体结合该信号排线、该第二接触面与该穿设孔的内侧壁。
本实用新型的触控装置,藉由增设一挠性薄膜,用以弹性地开合或抵顶于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的信号排线,因其缩小了穿设开口的开口面积,而减少了点胶时所需要的胶体使用量,达到可以少量胶体结合固定第二接触面及信号排线于穿设孔,以避免因胶体量使用过多而产生的溢胶现象。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触控装置能于减少胶体的使用量的同时确保整体触控装置的防水功能,且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触控装置于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1B:为图1A中1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2A:为图1A所示触控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2B:为图2A中2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2C:为本实用新型触控装置的挠性薄膜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飞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飞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710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鼠标
- 下一篇:一种触屏结构及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