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剥离爆皮镍扣的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65977.1 | 申请日: | 2016-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381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宝平;秦雪萍;王金平;魏宏广;叶剑鸣;雷霆;孙正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7/08 | 分类号: | C25C7/08;C25C1/08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62100 | 代理人: | 马英 |
地址: | 737103***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剥离 爆皮镍扣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色湿法冶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剥离爆皮镍扣的工具。
背景技术
在镍扣的生产过程中,出现镍爆皮是在所难免的。正常生产的镍扣厚度一般在5mm以上,很容易与极板剥离。而爆皮的镍扣很薄,特别是发生异常时,镍扣在不足1微米时就出现爆皮,还会发生在爆皮的镍扣上继续电解的现象,这种问题发生时往往造成整槽极板上的镍扣全部爆皮。这种事故发生时附着在极板上的爆皮镍扣非常薄,很难剥离。目前发生此状况时,操作人员只能用平口螺丝刀和锤子一个个剔除,特别薄的甚至需要用刀片剔除,每块极板有成百上千的镍扣整槽的极板一个个处理,工作量非常大,一方面影响下一步的生产;另一方面操作人员的劳动时间延长和劳动强度也加强;同时平口螺丝刀的消耗量非常大,增加了镍扣的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剥离爆皮镍扣的工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工作量过大、成本消耗高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剥离爆皮镍扣的工具,包括圆盘,所述圆盘上设有大通孔和小通孔。
所述圆盘上设有把手。
所述大通孔直径介于16—20mm。
所述小通孔直径介于8—12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缩短清除爆皮镍扣的时间,工具反复使用率高,实现了单手操作,同时工具具有简单、易于制作、等优点。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达到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使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使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圆盘,2—大通孔,3—小通孔,4—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剥离爆皮镍扣的工具,包括圆盘,所述圆盘1设有大通孔2和小通孔3,缩短清除爆皮镍扣的时间,工具反复使用率高。
所述圆盘上设有把手4,实现了单手操作,使用中更加简便。
所述大通孔2直径介于16—20mm,小通孔3直径介于8—12mm;利于达到彻底清理整个极板上爆皮废镍扣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具体工作过程:一个厚度为10mm、直径为250mm的圆盘1,圆盘上设有多个直径为18mm的大通孔2和直径为 10mm的小通孔3,圆盘1带有把手。操作时手持把手1,确保圆盘1与极板平行,将圆盘平靠在极板上下左右摆动,较厚的爆皮镍扣在圆盘边缘的搓动下自动脱落,薄的爆皮镍扣在两种通孔的搓动下分片剥离,因此需要操作人员从不同角度搓动,将极板上每个薄的爆皮镍扣剔除,以达到彻底清理整个极板上爆皮废镍扣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659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铁路货车零件批量排放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印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