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报警式氧气枕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24043.3 | 申请日: | 2016-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984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刘瑞;赵静;乔琼;王荣玲;马双;常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十堰市太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0219 | 代理人: | 高姜 |
地址: | 442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报警 氧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报警式氧气枕。
背景技术
氧气枕主要用于家庭氧疗、危重或转移途中病人的供氧,由于具有轻便、易携带的特点,目前应用比较广泛;使用时需要先对氧气枕冲入一定的压力的氧气之后才能使用,为防止氧气枕因充入氧气过多而气压过大而发生爆炸,在充气过程中需要人员对其时时守候;同时,现有的氧气枕对于内部氧气存量也无法直接观察到,在充入氧气的过程中只能靠经验判断内部气压,操作不便,容易发生充气过量而爆炸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系数高、操作方便的可报警式氧气枕。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报警式氧气枕,包括氧气枕本体,所述氧气枕本体为中空的长方体,所述氧气枕本体右侧上端设有对氧气枕本体充气的进气管,所述氧气枕本体右侧下端设有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包括排气管、防爆阀、汽笛,所述排气管左端与氧气枕本体内部相连通,所述氧气枕本体左端与防爆阀连接,所述防爆阀排气端与汽笛相连。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实用新型,氧气枕本体右侧上下两段分别连接进气管和报警装置,报警装置由排气管、防爆阀、汽笛组成,排气管、防爆阀、汽笛依次连通,进气管与排气管都是与氧气枕本体内部相通的;使用时将进气管与起源连通,氧气从进气管进入氧气枕本体内部,当氧气枕本体内部的压力过大时防爆阀打开,氧气枕内部氧气排出且经过汽笛,并发出声音进行报警,提醒操作人员停止充气,防爆阀设定值可以设定在0.14mpa~0.15mpa之间,避免氧气枕本体因内部压力过高而炸裂;使用操作方便、安全系数高。
进一步限定,所述排气管与防爆阀之间设有三通接头,所述三通接头左端接口连接排气管,所述三通接头右端接口连接防爆阀,所述三通接头上端接头连有气压表。
通过三通接头将气压表与氧气枕本体内部连通,以便于观察氧气枕本体内部气压,更加方便使用。
进一步限定,所述氧气枕本体包括由储气腔、包围在储气腔外的缓冲层、包围在缓冲层外的枕套,所述储气腔由软质橡胶制成,所述缓冲层采用海绵制成。
包围在储气腔外的缓冲层和枕套,缓冲层用海绵制成,枕套可以由帆布制成,对储气腔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储气腔被划伤或者磨损,更加安全;需要对其表面进行清洗时,只需要更换枕套即可,不会影响使用。
进一步限定,所述进气管与氧气枕本体连接处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为空心圆管,所述连接头下端外侧设有环形凸棱,所述连接头上半段外侧设有螺纹,所述连接头内设有单向阀,所述连接头从下至上依次穿过储气腔、缓冲层、枕套,所述连接头上半段套有紧固螺母,所述连接头上端设有卡位凸起,所述卡位凸起插入进气管内。
连接头上半段设有螺纹、下端外侧设有环形凸棱,连接头从下至上依次穿过储气腔、缓冲层、枕套,环形凸棱起到限位作用将连接头下端固定在储气腔下表面,将紧固螺母套于连接头上半段,将紧固螺母向下扭动,使其与环形凸棱配合挤压储气腔、缓冲层、枕套,使连接头与氧气枕本体之间结合更加紧密防止漏气;连接头上端设置卡位凸起且插入进气管内,可以使用抱箍或者其他捆扎工具使进气管与连接头连接得更加稳固,避免脱落;设置单向阀且单向阀向氧气枕本体内打开,能够防止氧气枕本体内部气体泄漏。
进一步限定,所述进气管上套有调节器。
进气管上设置调节阀,可以调节氧气充入流量,方便调节。
本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结构简单、安全系数高、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报警式氧气枕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连接头安装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的放大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氧气枕本体1、进气管2、报警装置3、排气管4、防爆阀5、汽笛6、三通接头7、气压表8、储气腔9、缓冲层10、枕套11、连接头12、环形凸棱13、螺纹14、单向阀15、紧固螺母16、卡位凸起17、调节器1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十堰市太和医院,未经十堰市太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240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