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经皮椎体成形术手术器械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16249.1 | 申请日: | 2016-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204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陈为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为坚 |
主分类号: | A61B17/88 | 分类号: | A61B17/8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郑永泉,邱奕才 |
地址: | 510317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经皮椎体 成形 手术器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经皮椎体成形术手术器械。
背景技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是指经皮通过椎弓根或椎弓根外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以达到增加椎体强度和稳定性,防止塌陷、缓解疼痛,甚至部分恢复椎体高度为目的的一种微创脊椎外科手术。现有技术中,穿刺针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手术器械都是笔直的。手术中,患者取俯卧位,在C型臂或X光机透视下,手术器械经椎弓根进入塌陷的椎体。椎体类似圆柱体,椎弓根对称分布于圆柱体垂直于底面的对称面同一侧的两边,直的手术器械只能到达椎体的一侧,无法到达对侧,甚至中心都达不到,当病变累及范围较大时,就需要双侧进针,不仅给患者带来更大痛苦,而且昂贵的手术器械会给患者带来更大经济负担。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经皮椎体成形术手术器械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不足,提供一种的结构简单、能减少一次手术器械使用量的经皮椎体成形术手术器械。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经皮椎体成形术手术器械,包括穿刺针和骨水泥注射器,所述穿刺针包括穿刺针管和针芯,所述骨水泥注射器包括注射管和注射推杆,所述穿刺针管包括针管管体和插接于针管管体的第一握柄,所述针芯包括针芯主体和插接于针芯主体的第二握柄,所述注射管包括注射管体和插接于注射管体的第三握柄,所述注射推杆包括推杆主体和插接于推杆主体的第四握柄,所述针管管体、针芯主体、注射管体和推杆主体均至少前端具有弧度且各手术器械的曲率半径一致。
本实用新型中,成套的经皮椎体成形术手术器械采用弯曲的结构代替传统的笔直结构,使得手术器械可以到达椎体的中心甚至对侧,手术过程中只需要完成一次工作通道的建立,避免双侧进针给患者带来的更多的疼痛感,缩短手术时长,减少了手术器械的使用量,大大降低了治疗费用。与此同时,具有弧度的骨水泥注射器等手术器械可以连同穿刺针管做小角度的摆动,以便于医生找到椎体里的空腔。由于各器械在轴线上有较为严谨的定位和配合,需要使各器械具有相同的曲率半径。
进一步地,为了使注射推杆能够顺利地将骨水泥从注射管中推出并注入塌陷的椎体中,同时也为有效利用注射管的内部空间,所述注射管体和推杆主体的轴线上每一点具有相同的曲率半径。
进一步地,所述注射管体和推杆主体由铝、铜、钛等柔性金属或刚性较小的不锈钢制成,以减小骨水泥注射器对椎体内部结构及神经组织的冲击力。
一种方案,所述针管管体包括第一近端和第一远端,所述第一近端呈笔直状,与第一握柄相连接,所述第一远端呈弯曲状,其轴线上每一点具有相同的曲率半径,所述第一近端与第一远端连接处具有侧开口,所述针芯或骨水泥注射器经由侧开口置入穿刺针管。
本实用新型中,与第一握柄连接的第一近端采用笔直的结构,其另一端连接采用弯曲结构的第一远端,这样的两段式结构既方便持握又可以缩短弯曲段即第一远端的长度。手术中,穿刺针经椎弓根进入塌陷的椎体几个毫米后取出针芯,穿刺针管留在原位,其他手术器械经由第一远端进入椎体,缩短第一远端的长度可以缩短其他手术器械置入的路径,从而缩短手术时间。第一远端与第一近端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将两者连接起来。由于具有弧度的其他手术器械无法置入直的第一近端,因此需要在第一近端与第一远端连接处设置侧开口,而且第一远端轴线上每一点的曲率半径需保持与其他手术器械的曲率半径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远端既可以是实心结构也可以是空心结构。实心结构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可以使整个穿刺针具有更好的力学强度,尤其是两段式结构的穿刺针管在第一近端没有针芯对其强度的补充。
进一步地,所述针芯与上述穿刺针管有类似的结构,所述针芯主体包括第二近端和第二远端,所述第一近端呈笔直状,与第二握柄相连接,所述第二远端呈弯曲状,其轴线上每一点具有相同的曲率半径。这样的结构可以与两段式结构的穿刺针管有更好的配合,方便医生进行操作。
另一种方案,所述针管管体轴线上每一点具有相同的曲率半径,其他手术器械都经由第一握柄顶端置入穿刺针管,当需要做小角度摆动以寻找空腔时可以保证穿刺针管与其他手术器械的同步性,而且这样的结构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只在于弯曲的针管管体,对操作者的操作习惯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进一步地,所述针芯主体轴线上每一点具有相同的曲率半径,保证针芯可以顺利置入针管管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为坚,未经陈为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162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体式可扩张球囊囊袋装置
- 下一篇:一种骨科导向复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