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测量设备的供电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77226.4 | 申请日: | 2016-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320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赵瑞东;文述生;曾昕;潘军兆;闫少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南方卫星导航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11/00 | 分类号: | G01D1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88 | 代理人: | 张耐寒,占伟彬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量 设备 供电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设备内部结构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测量设备的供电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测量设备传统的充电方式为:当客户需要进行测量工作的时候将仪器与充电线缆连接,通过充电线缆与移动电源设备为仪器提供外供电源,即当测量设备本身自带电池容量无法满足工作需求时,外带移动电源设备可以通过线缆与设备连接,为仪器工作正常提供稳定的能量。例如,在RTK101的静态数据采集过程中,如图1~2所示充电方式,在设备使用时,外接供电设备106的充电线缆105插入仪器对应的接口中,并将转接头先装入基座103中固定,同时将测高片102通过测高片102上面的圆孔套接在转接头104上,此时将连接好线缆的主机通过主机上的8/5连接口107与转接头104连接,开机后仪器开始工作。
测量设备采用现有充电的方式,可以达到一般的使用目的,但是由于连接部件多同时带有线缆,用户体验感差,并且在外业工作中,特殊情况比较多,有时候采用移动站模式,有时候采用基准静态模式,在移动站作业时候要求使用设备尽量轻便、数量少,便于满足设备长时间作业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设备本身供电不足就需要携带移动电源设备,同时根据设备架设的高度线缆长度也需要相应变化,使用起来不方便,影响正常作业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量设备的供电结构,使用简单便捷、能够提高测量设备的续航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测量设备的供电结构,包括与RTK连接的对中管,还包括仪器内部连接器、锁紧帽、对中管连接器、电池外管和连接头;仪器内部连接器内装于RTK中,位于RTK上的电池盖板内侧;锁紧帽的两端均开设螺纹槽,对中管连接器内嵌于锁紧帽内侧;锁紧帽一端螺接于对中管内侧,另一端螺接于RTK上的8/5连接口;仪器内部连接器通过锁紧帽与对中管连接器接触电连接,电池外管套装于对中管311内,电池外管底端内嵌有连接帽,连接头与所述连接帽螺接。
优选地,锁紧帽上套装有橡胶圈。
优选地,还包括定位销,定位销插装于连接头和连接帽侧面开设的定位孔中。
优选地,仪器内部连接器包括绝缘保护盖、FPC板、pin针和第一绝缘腔体,pin针与FPC板接触连接并插装于第一绝缘腔体内,绝缘保护盖盖合在第一绝缘腔体端口上。
优选地,pin针与FPC板组装,其顶端低于绝缘保护盖顶部的长度为0.3-0.7mm,优选0.5mm。
优选地,第一绝缘腔体远离绝缘保护盖的端头设有防水圈。
优选地,对中管连接器包括绝缘保护上盖、负极触片、正极触针、第二绝缘腔体和绝缘保护底盖;正极触针插装于第二绝缘腔体内侧,负极触片固接于第二绝缘腔体顶部的外侧,绝缘保护上盖与绝缘保护底盖配合组装形成内部空腔,正极触针、负极触片插装于所述内部空腔中。
优选地,正极触针与负极触片的顶端低于绝缘保护上盖顶部的长度为0.3-0.7mm,优选0.5mm。
优选地,正极触针靠近绝缘保护盖的一端设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套装于正极触针端头。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仪器内部连接器、锁紧帽、对中管连接器。电池外管等部件,实现本装置内部供电,不仅使用简单便捷,有效提高了仪器设备的续航能力,而且解决了仪器现有的供电方式完全依靠移动供电设备、使用起来笨重不便、不能满足用户实际需求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测量设备供电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测量设备供电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供电方式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供电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仪器内部连接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对中管连接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为对中管连接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供电工作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供电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实际应用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南方卫星导航仪器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南方卫星导航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772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测试设备的显控终端及测试设备
- 下一篇:一种新型霾表外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