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胃镜检查治疗巾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72011.3 | 申请日: | 2016-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526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J19/00 | 分类号: | A61J1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60 | 代理人: | 易敏 |
地址: | 4000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胃镜 检查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护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一次性胃镜检查治疗巾。
背景技术
临床中要诊断胃部疾病可以通过利用钡餐形成胃部造影,以及CT等多种途径进行诊断,但是比较常见和使用的即胃镜的导入检查,然而胃镜检查时,患者常常会引起呕吐等现象,如果呕吐的分泌物不及时并有效地处理,分泌物会污染患者衣物及诊疗床,这样既让患者产生尴尬感,也不符合医院感染要求,因此,急需一种使用方便、效果好的呕吐分泌物收集装置来及时处理呕吐分泌物。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胃镜检查治疗巾,使用方便,有效的收集呕吐分泌物,防止流出。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一次性胃镜检查治疗巾,其关键在于:包括治疗巾本体,该治疗巾本体呈槽状,所述治疗巾本体的前端开口,该治疗巾本体后段的底部折叠成横向的第一褶皱带,所述治疗巾本体底部的左右边缘设有加强缝边。采用上述结构,治疗巾本体的开口端与侧躺的患者面部对接,打开第一褶皱带形成兜状以容纳患者的呕吐分泌物,防止呕吐分泌物外流,加强缝边具有一定的定形作用,同时还具有对下段呕吐分泌物装载部牵拉的作用。
上述治疗巾本体的宽度从前端到后端逐渐减小。采用上述结构,治疗巾本体整体上呈广口状,从开口端向下收紧,具有呕吐分泌物引流的作用。
上述治疗巾本体的后端侧壁上设有横向的加强条,该加强条靠近所述治疗巾本体后端侧壁的上边缘。采用上述结构,能保持治疗巾本体形状,还能防止后端侧壁上边缘弯曲而流出呕吐分泌物。
上述治疗巾本体后端侧壁折叠成横向的第二褶皱带。采用上述结构,第二褶皱带同样的能够张开,提高治疗巾本体对呕吐的装载空间。
上述治疗巾本体的后端两角处为折叠耳,该折叠耳为所述治疗巾本体的左右侧壁支出部分分别与后侧侧壁的支出部分粘合形成,粘合材料为防水胶。采用上述结构,治疗巾本体能够从折叠耳出打开成平面结构,利于治疗巾前期的生产和储存。
上述治疗巾本体由外层的防水层和内层的无纺布面料层组成。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胃镜检查治疗巾,使用方便,有效的收集呕吐分泌物,防止流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从折叠耳出张开后的平面结构图;
图3为图2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2、3所示:一种一次性胃镜检查治疗巾,由治疗巾本体1组成,所述治疗巾本体1由外层的防水层1a和内层的无纺布面料层1b组成。该治疗巾本体1呈槽状,所述治疗巾本体1的前端开口,该治疗巾本体1后段的底部折叠成横向的第一褶皱带2,所述治疗巾本体1后端侧壁折叠成横向的第二褶皱带5。所述治疗巾本体1底部的左右边缘设有加强缝边3。所述治疗巾本体1的后端侧壁上设有横向的加强条4,该加强条4靠近所述治疗巾本体1后端侧壁的上边缘。所述治疗巾本体1的宽度从前端到后端逐渐减小。
所述治疗巾本体1的后端两角处为折叠耳6,该折叠耳6为所述治疗巾本体1的左右侧壁支出部分分别与后侧侧壁的支出部分粘合形成。该治疗巾本体即由平面结构于折叠耳处沿着加强缝边折叠成槽状,使用时将平面结构折叠后即可使用,使用方便而且利于前期生产和存放。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未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720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化内科呕吐物收集装置
- 下一篇:具有拉伸下颌和拉伸臂的面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