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等温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47453.2 | 申请日: | 2016-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199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谢龙;谢大为;江仲辉;彭卫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兆瓦热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507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等温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等温容器。
背景技术
锅是烹饪、炊事用具,可用于对食物进行烹、煮、蒸、煎、炒、炸等多种熟制工作,根据功能的不同,锅可以分为煎锅、炒锅、汤锅、蒸锅、电饭锅等。
锅的根本性能要求是等温。烹饪体验层面:等温锅热量均匀,仅需简单翻炒而不需要锅壁与锅底食物反复翻炒,因此烹饪更简单;等温锅受热面积更大,食物熟得更快,因此烹饪更快速;等温锅热能有效利用,中小火(火焰不超过锅底盘)即可实现快速烹饪,因此烹饪更节能;等温锅无局部高温,空烧不变形、不起火,因此使用更安全。烹饪效果层面:等温锅不会热量集中,不会产生局部高温下食物烧焦后与锅体紧密贴合现象,因此锅体物理不粘;等温锅锅体受热均匀,大火爆炒时锅底不会局部温度达到油起烟的温度240℃,因此少油烟;等温锅热量均布,食物不会高温变性,因此食物营养不流失;等温锅无局部热量集中,锁住食物水分、保持原汁原味、食物口感柔和,因此菜品口感好。
锅在工程意义上是传热设备,根据传热过程所采用传热技术的不同,现有等温锅主要分为高导热金属材料等温锅和热管技术等温锅。
高导热金属材料等温锅采用冲压工艺制作不锈钢、铜(不锈钢导热系数的20倍)或铝(不锈钢导热系数的10倍)等高导热金属材料、不锈钢结构的导热芯夹层复合锅。仅适用于低热流密度,热量传递能力小、热阻高、传热速度慢、传热距离短,综合传热性能差。高导热金属材料等温锅只有采用超高导热性能材料才能达到理想等温锅性能,但现有工程材料无法满足该需求。
热管技术等温锅采用热管工艺制作在高真空环境下对采用铆接或点焊进行承压能力强化的中空腔体充注适当适量纯净工质的相变换热锅。可适用于较低热流密度,热量传递能力较小、热阻较低、传热速度较快、传热距离较短,存在工质与腔体材料化学不相容的寿命问题、以及高温下腔体高压爆炸的安全性问题,综合传热性能一般。热管技术等温锅只有制作了具有高承压能力的腔体,找到了工作温区内具有高传输品质因数的食品安全级工质,并解决了工质和腔体材料化学相容问题才能达到理想等温锅性能,但热管技术能力无法满足该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等温锅受热后热量分布不均匀,导热效果不佳的缺陷,提供一种等温容器,能够有效提高导热效果,使得容器本体在受热后热量能够均匀分布。
一种等温容器,包括: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连接的容器内层、导热层和容器外层,所述导热层内开设有槽道,所述槽道内填充设置有导热工质。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层内至少部分等距开设有槽道。
进一步地,所述槽道的当量直径大于1mm。
进一步地,所述容器内层背向所述容器外层的一面为光滑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容器外层背向所述容器内层的一面为光滑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层的材质为金属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层的材质为铜。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层的材质为铝合金。
进一步地,所述容器内层和所述导热层的材质相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容器外层和所述导热层的材质相同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容器外层受热时,热量传递至导热层,由于导热工质的扩散特性,热量在导热层内实现均匀分布,热量传递至容器内层进而实现容器本体的等温化,从而提升烹饪体验与烹饪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的等温容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的容器本体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的导热层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另一实施例的容器本体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另一实施例的等温容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另一实施例的容器本体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又一实施例的等温容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又一实施例的容器本体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兆瓦热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兆瓦热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474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体式烹饪器具
- 下一篇:锅体无线传输模块及分体式烹饪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