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备大尺寸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棒材的型壳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40654.X | 申请日: | 2016-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19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刘纪德;周亦胄;李金国;孟祥斌;赵乃仁;金涛;孙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30B11/00 | 分类号: | C30B11/00;C30B29/5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21002 | 代理人: | 许宗富,周秀梅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尺寸 镍基单晶 高温 合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单晶高温合金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大尺寸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棒材的型壳。该型壳适用于制备大尺寸单晶高温合金圆柱形零件。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单晶高温合金由于消除了晶界和晶界强化元素,使得其高温性能较普通等轴晶合金获得显著提高,因此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研制也成为现代材料研究领域的热点。通常单晶高温合金是通过定向凝固方法制备,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定向凝固工艺技术不合理,往往导致单晶零件出现杂晶,破坏了零件结构的一致性,导致零件报废,据统计因杂晶缺陷报废的零件占总数的20%以上,这为制备大尺寸单晶零件带来极大困难,大尺寸单晶棒材的制备成品率极低。因此,亟需发展成熟的制备工艺和相应型壳,解决大尺寸棒材单晶零件的成品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制备大尺寸单晶合金零件出现的杂晶多、成品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备大尺寸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棒材的型壳,采用该型壳并配合合适工艺可以获得直径至30mm~50mm、长度100mm~200mm范围内的单晶棒材,同时可以有效避免杂晶的形成,成品率显著提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制备大尺寸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棒材的型壳,该型壳材质为耐热陶瓷材料Al2O3,型壳包括依次连接的起始端、螺旋段和棒材段;其中:所述型壳的螺旋段与棒材段之间通过圆锥形过渡段相连接(所述圆锥形过渡段的粗端连接棒材段,细端连接螺旋段),所述圆锥形过渡段的圆锥角不大于45°,优选为30~45°(所述圆锥形过渡段的圆锥角是指圆锥沿轴线切面的两个侧边之间的角度)。
所述型壳的面层所用Al2O3纯度为95%,粒度为300目;型壳的加固层所用Al2O3纯度为99%,粒度20~40目。
所述型壳的起始端的高度为10mm,直径8mm;所述螺旋段的高度为20mm。
采用上述型壳进行制备大尺寸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棒材的方法,该方法是采用定向凝固炉设备,通过定向凝固技术制备大尺寸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棒材;具体制备过程为:首先将所述型壳放置于定向凝固炉中,抽真空后将合金原材料熔化,在1450℃熔炼10min后进行浇注,浇注后进行定向凝固,定向凝固过程抽拉速率为:起始端为6mm/min,螺旋段为6mm/min,棒材段为2mm/min。
所述原材料为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粉末,合金为DD408。
所述定向凝固炉设备为工业用大型真空定向凝固炉,其温度梯度不低于30~70℃/cm,真空度能达到小于10-1Pa。
所述大尺寸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棒材的直径为30~50mm,长度为100mm~20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针对特定的单晶高温合金材料DD408,采用特定结构的型壳以及定向凝固的方法,通过工艺参数的优化设计,制造出大尺寸的棒材单晶高温合金,有效避免杂晶缺陷的形成,方法简单有效。制备的单晶高温合金棒材直径30~50mm,长度100~200mm,无杂晶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陶瓷型壳结构设计图。
图2为直径50mm大尺寸单晶棒材微观组织照片。
图3为对比例1中铸造方法制备的高温合金材料微观组织。
图中:1-棒材段;2-锥形过渡段;3-螺旋段;4-起始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述本实用新型。以下实施例中所用定向凝固炉设备其温度梯度不低于70℃/cm,真空度能达到小于10-1Pa。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406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镀V座冷却系统
- 下一篇:一种蓝宝石晶体的生长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