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过湿保护的动脉硬化诊断预警仪控制柜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11972.3 | 申请日: | 2016-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079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岑进飞;王前;王树臣;黄传辉;陈跃;张磊;杨子建;张建化;胡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2 | 分类号: | A61B5/02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32220 | 代理人: | 周爱芳 |
地址: | 221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保护 动脉硬化 诊断 预警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脉硬化诊断预警仪,具体是一种具有过湿保护的动脉硬化诊断预警仪控制柜。
背景技术
动脉硬化诊断预警仪应用于人体健康状态监测,对运行环境要求较高,如果所处环境温度高,湿度大,对于控制柜内控制器及电路板等影响较大,长时间将导致元器件不能正常工作,影响工作效率,缩减设备的使用寿命,间接地增加了维护设备的成本,并且还可能导致线路加速老化,甚至可能出现漏电的危险。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过湿保护的动脉硬化诊断预警仪控制柜,实现自动报警、有效抑制动脉硬化诊断预警仪控制柜内温度过高,湿度过大的现象,保障控制柜内各个元器件正常工作,延长使用寿命,提高工作效率,节约维修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过湿保护的动脉硬化诊断预警仪控制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柜,以及位于控制柜内的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单片机控制器、蜂鸣器、湿度调节器、风扇电机调速器和风扇;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与单片机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单片机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到蜂鸣器、风扇电机调速器和湿度调节器,所述风扇与风扇电机调速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湿度传感器有4个。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温度传感器有4个。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湿度调节器为除湿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单片机控制器设有模拟量输入接口、模拟量输出接口,数字量输入接口和数字量输出接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单片机控制器输出电压信号控制风扇电机调速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单片机控制器输出电压信号控制湿度调节器。
本实用新型在动脉硬化诊断预警仪控制柜内添加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当控制柜内温度过高,湿度过大时,通过蜂鸣器实现自动报警,有效抑制动脉硬化诊断预警仪控制柜内温度过高,湿度过大的现象,同时单片机控制器发送信号到风扇电机调速器和湿度调节器,对柜内温度和湿度进行调节,保障控制柜内各个元器件正常工作,延长使用寿命,提高工作效率,节约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过湿保护的动脉硬化诊断预警仪控制柜,包括控制柜,以及位于控制柜内的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单片机控制器、蜂鸣器、湿度调节器、风扇电机调速器和风扇;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与单片机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单片机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到蜂鸣器、风扇电机调速器和湿度调节器,所述风扇与风扇电机调速器连接。其中优选的,湿度调节器为除湿机。单片机控制器输出电压信号控制风扇电机调速器,单片机控制器输出电压信号控制湿度调节器。
在上述结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所述湿度传感器有4个,温度传感器有4个。 能够检测到柜内的各个角落,避免存在死角。本实用新型单片机控制器设有模拟量输入接口、模拟量输出接口,数字量输入接口和数字量输出接口,以适应各种信号的元件。
本实用新型具有温湿保护的动脉硬化诊断预警仪控制柜的工作流程是:
(1)单片机控制器接收4个温度传感器传送的电压信号;
(2)单片机控制器计算控制柜内部温度;
(3)单片机控制器将内部温度与设定温度比较,如果高于设定温度,所述单片机控制器发报警信号到蜂鸣器,依据测定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所述单片机控制器发送信号到所述风扇电机控制器;
(4)单片机控制器接收4个湿度传感器传送的电压信号;
(5)单片机控制器计算控制柜内部湿度;
(6)单片机控制器将内部湿度与设定湿度比较,如果高于设定湿度,所述单片机控制器发报警信号到蜂鸣器,依据测定湿度与设定湿度的差值,所述单片机控制器发送信号到所述湿度调节器。
当然,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具体并不局限于此,在此基础上可根据实际需要作出具有针对性的调整,从而得到不同的实施方式。由于可能实现的方式较多,这里就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工程学院,未经徐州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119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