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蒸气可循环冷却式高压蒸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797138.3 | 申请日: | 2016-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225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阎年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阎年泽 |
主分类号: | A47J27/08 | 分类号: | A47J27/08;A47J27/04;A47J36/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13120 | 代理人: | 黄辉本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气 循环 冷却 高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蒸煮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高压蒸锅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厨房用具,但是高压蒸锅由于处于高压状态下进行加热并使水沸腾,如果操作不当或者高压锅质量不过关,则极易有可能发生爆炸的事故,所以排气显得尤为重要,但是排气都是锅体内的水蒸气,在蒸煮的过程中大量的水蒸气溢出会造成锅内水量大大的减少,所以每次在蒸煮使用的时候需向内加入过多的水,才能够有效的保证当饭做好之后所应该留有的水量,这样无疑造成了水的浪费而且每次加过多的水也浪费能源很不方便,并且在泄气的过程中锅内所蒸煮的物体散发出味道,弥漫整个厨房甚至是居住环境,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所以现在需要一种新式的蒸煮装置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蒸气可循环冷却式高压蒸煮装置,该装置实现了水蒸气的循环式使用,节约水实现了再次利用,无需每次向锅中添加过量的水用来蒸发,并且所散发的气味也能很好的回收。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蒸气可循环冷却式高压蒸煮装置,该蒸锅包括锅体、锅盖、冷凝器,所述冷凝器固定设于锅体上方,所述锅盖内部为中空腔体,所述锅体外壁设有中空的夹套,所述夹套环绕设于锅体的侧壁上,所述夹套在锅体的锅口处为一圈中空的环形凸檐,所述锅盖下部为可与环形凸檐相对合的圆饼状腔体,所述锅盖上部为与圆饼状腔体连通的圆柱状腔体,环形凸檐与圆饼状腔体之间设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沿着环形凸檐的圆周方向均匀竖直分布,所述连通管的上端口位于圆饼状腔体的上表面处,所述连通管的下端口位于环形凸檐的下表面处,在所述连通管上设有分别与圆饼状腔体和环形凸檐内腔相连通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在连通管内还设有用于封堵第一通孔的第一螺栓和用于封堵第二通孔的第二螺栓,所述夹套的下部与锅体内部通过横管相连通,所述冷凝器带有进管和回管,所述进管与锅体内腔连通,所述回管与锅盖的圆柱状腔体相连通,所述锅盖处设有放气阀,所述环形凸檐与锅盖的圆饼状腔体之间挤压有环形橡胶垫,所述锅盖和锅体之间设有卡固机构。
优选的,在圆饼状腔体的上表面针对每一个连通管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带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与连通管相互对正且第一螺纹孔的孔径与连通管的管径相同,所述第一螺栓与固定座的第一螺纹孔通过螺纹连接,在环形凸檐的下方设有与夹套外壁固定连接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与连通管相互对正且第二螺纹孔的孔径与连通管的管径相同,所述第二螺栓与固定板的第二螺纹孔通过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卡固机构包括通过一端与环形凸檐下壁固定连接的L形固定杆、与L形固定杆另一端转动连接的活动杆,所述的L形固定杆和活动杆相互配合将锅盖和锅体相互紧固,所述活动杆的端部与推顶杆转动连接,在夹套的外壁上还设有固定把手,所述固定把手连接有承载板,所述推顶杆穿过承载板并与承载板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并且在推顶杆上设有相适配的螺母。
优选的,所述进管和回管上均设有截止阀,在进管和回管之间设有连通短管,在所述连通短管上也设有截止阀。
优选的,所述锅盖还带有提手。
该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效果是,该装置实现了水的循环,实现了冷却再利用一来可以节约用水,二来可以节约能源,并且能够有效的防止气味的散发,保证了适宜的生活环境。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图1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锅体,2、锅盖,3、冷凝器,4、夹套,5、环形凸檐,6、连通管,7、第一通孔,8、第二通孔,9、第一螺栓,10、第二螺栓,11、横管,13、进管,14、回管,15、放气阀,16、环形橡胶垫,17、固定座,18、固定板,19、L形固定杆,20、活动杆,21、推顶杆,22、承载板,23、固定把手,24、截止阀,25、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阎年泽,未经阎年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7971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