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刷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784284.2 | 申请日: | 2016-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914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增胜;高德峰;马小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A46B13/02 | 分类号: | A46B13/02;A46B5/00;B08B9/087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1131 | 代理人: | 朱俊峰 |
地址: | 450005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刷瓶器 | ||
1.电动刷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手柄、刷杆和快速连接机构,动力手柄的外部凸出设有开关,动力手柄内部设有电机、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电机具有驱动轴,刷杆的一端和驱动轴通过快速连接机构同轴向固定连接,刷杆另一端的头部植有弹性刷毛,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左右并排设置并位于电机的下方,电机、第一电池、第二电池和开关通过导线串联连接;
动力手柄包括壳体、壳盖和电池盖,壳体和壳盖的内部结构相同且壳体和壳盖采用卡扣式可拆连接,壳体顶部设有第一保护壳,壳盖顶部设有与第一保护壳对应并扣合的第二保护壳,驱动轴位于第一保护壳和第二保护壳内,电池盖扣接在壳体和壳盖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刷瓶器,其特征在于:快速连接机构包括楔形结构,楔形结构设在驱动轴的自由端头部,楔形结构的下部设有一圈第一弧形凹槽,刷杆的下端面开设有盲孔,盲孔的顶部为楔形槽结构,楔形槽结构的形状和楔形结构相匹配,盲孔内表面设有一圈第二弧形凹槽,第二弧形凹槽位于盲孔深度方向的中部,驱动轴上端伸入到盲孔内,楔形槽结构与楔形结构插接配合,第一弧形凹槽与第二弧形凹槽对应形成圆环形卡槽,圆环形卡槽内设有螺旋弹簧,刷杆通过楔形结构、楔形槽结构及螺旋弹簧与驱动轴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刷瓶器,其特征在于:壳体内水平设有隔板,隔板将壳体内部分隔为上部的动力仓和下部的电源仓,壳体上端设有上支撑槽,隔板上设有和上支撑槽对应的下支撑槽,壳体上设有与动力仓内部连通的安装孔,所述的开关安装在安装孔内,动力仓内在安装孔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两道上下间隔布置的第一支撑筋,左侧的第一支撑筋和右侧的第一支撑筋关于壳体的轴线对称设置,所述的电机设在动力仓内且电机支撑在上支撑槽、下支撑槽和第一支撑筋内;电源仓内部设有三道上下间隔布置的第二支撑筋,三道第二支撑筋的左侧均上下对应设有一个第一圆弧槽,三道第二支撑筋的右侧均上下对应设有一个第二圆弧槽,三个第一圆弧槽和三个第二圆弧槽关于壳体的轴线对称设置,所述的第一电池支撑在三个第一圆弧槽内,所述的第二电池支撑在三个第二圆弧槽内,第一电池的负极朝上、正极朝下,第二电池的正极朝上、负极朝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电动刷瓶器,其特征在于:电源仓的顶部左右两侧均设有一块限位板,限位板和隔板之间具有间隙且左右两侧的间隙内分别插装有一片第一导电片,左侧的第一导电片与第一电池的负极、电机的左接线端接触配合,右侧的第一导电片与第二电池的正极接触配合且右侧的第一导电片通过导线与开关的一个接线端相连接,开关的另一接线端通过导线与电机的右接线端连接,电池盖的内表面设有第二导电片,电池盖扣装到动力手柄上使第一电池的正极、第二电池的负极通过第二导电片导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电动刷瓶器,其特征在于:电池盖尾部设有两个凸台,两个凸台关于电池盖的中心左右对称设置,壳体底部设有和凸台对应的凹槽,电池盖通过凸台和凹槽的配合扣接在壳体和壳盖底部,电池盖的外表面设有英文单词OPEN字样的文字涂层及标识开启方向的箭头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科技学院,未经黄河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78428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网柜
- 下一篇:防电磁辐射的变电站配电装置及电磁波检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