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电动刷瓶器的快速连接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0784283.8 | 申请日: | 2016-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914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增胜;高德峰;马小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A46B13/02 | 分类号: | A46B13/02;B08B9/087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1131 | 代理人: | 朱俊峰 |
地址: | 450005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动 刷瓶器 快速 连接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活用品,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动刷瓶器的快速连接机构。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瓶子类用具由于平口小、瓶身结构多样给清洁带来了不小的麻烦,通常人们会手动清洁各类瓶子,或者使用电动刷瓶器,现在市场上的电动刷瓶器刷杆和驱动装置的连接都比较麻烦,更换刷头的工序复杂,不能很好的服务人们的生活。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拆装快捷、使用方便的用于电动刷瓶器的快速连接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电机、第一保护壳、第二保护壳和刷杆,电机具有驱动轴,驱动轴的自由端头部设有楔形结构,楔形结构的下部设有一圈第一弧形凹槽,刷杆的下端面开设有盲孔,盲孔的顶部为楔形槽结构,楔形槽结构的形状和楔形结构相匹配,盲孔内表面设有一圈第二弧形凹槽,第二弧形凹槽位于盲孔深度方向的中部,驱动轴上端伸入到盲孔内,楔形槽结构与楔形结构插接配合,第一弧形凹槽与第二弧形凹槽对应形成圆环形卡槽,圆环形卡槽内设有螺旋弹簧,刷杆通过楔形结构、楔形槽结构及螺旋弹簧与驱动轴同轴向固定连接。
所述的第一保护壳和第二保护壳对应设置并扣合,驱动轴位于第一保护壳和第二保护壳内。
刷杆另一端的头部植有弹性刷毛。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动刷瓶器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电动刷瓶器还包括动力手柄,动力手柄的外部凸出设有开关,电机位于动力手柄内部,动力手柄内部还设有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左右并排设置并位于电机的下方,电机、第一电池、第二电池和开关通过导线串联连接;
动力手柄包括壳体、壳盖和电池盖,壳体和壳盖的内部结构相同且壳体和壳盖采用卡扣式可拆连接,第一保护壳位于壳体顶部,第二保护壳位于壳盖顶部且与第一保护壳对应并扣合,电池盖扣接在壳体和壳盖底部。
壳体内水平设有隔板,隔板将壳体内部分隔为上部的动力仓和下部的电源仓,壳体上端设有上支撑槽,隔板上设有和上支撑槽对应的下支撑槽,壳体上设有与动力仓内部连通的安装孔,所述的开关安装在安装孔内,动力仓内在安装孔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两道上下间隔布置的第一支撑筋,左侧的第一支撑筋和右侧的第一支撑筋关于壳体的轴线对称设置,所述的电机设在动力仓内且电机支撑在上支撑槽、下支撑槽和第一支撑筋内;电源仓内部设有三道上下间隔布置的第二支撑筋,三道第二支撑筋的左侧均上下对应设有一个第一圆弧槽,三道第二支撑筋的右侧均上下对应设有一个第二圆弧槽,三个第一圆弧槽和三个第二圆弧槽关于壳体的轴线对称设置,所述的第一电池支撑在三个第一圆弧槽内,所述的第二电池支撑在三个第二圆弧槽内,第一电池的负极朝上、正极朝下,第二电池的正极朝上、负极朝下。
电源仓的顶部左右两侧均设有一块限位板,限位板和隔板之间具有间隙且左右两侧的间隙内分别插装有一片第一导电片,左侧的第一导电片与第一电池的负极、电机的左接线端接触配合,右侧的第一导电片与第二电池的正极接触配合且右侧的第一导电片通过导线与开关的一个接线端相连接,开关的另一接线端通过导线与电机的右接线端连接,电池盖的内表面设有第二导电片,电池盖扣装到动力手柄上使第一电池的正极、第二电池的负极通过第二导电片导通。
电池盖尾部设有两个凸台,两个凸台关于电池盖的中心左右对称设置,壳体底部设有和凸台对应的凹槽,电池盖通过凸台和凹槽的配合扣接在壳体和壳盖底部,电池盖的外表面设有英文单词OPEN字样的文字涂层及标识开启方向的箭头涂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刷杆和驱动轴采用可拆式连接,驱动轴和刷杆上设有楔形配合结构且装有螺旋弹簧,楔形配合结构能更好的传递扭矩,螺旋弹簧顶紧刷杆和驱动轴起到使刷杆和驱动轴在轴线方向的位置固定,更换时只需用力向外拔出刷杆即可,更换刷杆方便快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电动刷瓶器的快速连接机构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快速连接刷杆和驱动轴,且刷杆更换方便,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附图说明
图1是电动刷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向视图;
图3是动力手柄内部安装图;
图4是壳体内部结构图;
图5是电池盖内表面示意图;
图6是图3中B处放大图;
图7是图1中C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科技学院,未经黄河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7842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