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可置物可分离组装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1620780161.1 | 申请日: | 2016-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412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于东玖;张继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C4/02 | 分类号: | A47C4/02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44329 | 代理人: | 杨晓松 |
地址: | 51006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可置物 可分离 组装 座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可置物可分离组装座椅,属于家具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更加追求家居装饰简约性、实用性、舒适性的完美结合,特别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座椅,目前市面上很多座椅不可轻易的拆卸和组装,而且比较笨重,不方便提拿和携带,特别是在看书使用时,没有一个放置书本的地方。也不方便运输,特别是作为网络化推广的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便携式可置物可分离组装座椅,其解决现有座椅不能轻易的拆卸分离组装问题,在拆卸过程中无需使用格外的工具,其分离组装步骤简单易操作;座椅上设有提带,方便使用者携带搬动;座椅底部设有圆盘和围带提供放置书本和水瓶等小型器物。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可置物可分离组装座椅,包括座椅本体,所述座椅本体上端设置有中空式坐垫,所述座椅本体上端面连接有提带且所述提带穿过所述中空式坐垫。
较优的,所述座椅本体包括底板、若干支撑隔板和坐垫板,所述支撑隔板卡合连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坐垫板卡合连接在所述支撑隔板上端面。
较优的,所述支撑隔板上端设置有第一凸起结构和第二凸起结构;所述坐垫板的外围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凸起结构相匹配的第一凹槽,所述坐垫板的中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凸起结构相匹配的第二凹槽。
较优的,所述支撑隔板下端设置有凹形结构,所述底板设置有与所述凹形结构相匹配的凹形槽。
较优的,所述支撑隔板的侧面设置有侧槽,所述侧槽上围绕设置有弹性围带以紧固所述若干支撑隔板。
较优的,所述提带通过胶钉连接在所述支撑隔板上端的第二凸起结构上。
较优的,所述支撑隔板上端的第二凸起结构延伸进所述中空式坐垫。
较优的,所述支撑隔板的数量为四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的座椅与市面上一般的座椅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座椅是以卡合的方式拼接而成,可以无需螺丝铆钉等加固,方便拆卸和组装,容易收纳,方便运输;(2)本实用新型座椅本体包括底板、若干支撑隔板和坐垫板,并设置有弹性围带,为座椅增加收纳的功能,使用者看书时可以在座椅下放置自己计划阅读的书本以及其他器物,如水瓶、小包包等,使得座椅更加实用;(3)本实用新型座垫上的提带方便使用者携带座椅改变阅读的位置,由于座椅带有围带,在提拿、转移位置过程中,放在座椅里的书本和器物亦不会掉出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可置物可分离组装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可置物可分离组装座椅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可置物可分离组装座椅的侧视图。
图4、5、6、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可置物可分离组装座椅的部分结构分解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可置物可分离组装座椅的底板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可置物可分离组装座椅的支撑隔板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可置物可分离组装座椅的坐垫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10所示,一种便携式可置物可分离组装座椅,包括座椅本体1,所述座椅本体1上端设置有中空式坐垫2,所述座椅本体1上端面连接有提带3且所述提带3穿过所述中空式坐垫2。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中,所述座椅本体1包括底板6、若干支撑隔板4和坐垫板5,所述支撑隔板4卡合连接在所述底板6上,所述坐垫板5卡合连接在所述支撑隔板4上端面,其中底板6优选设置为圆形,两支撑隔板4之间形成空腔室,方便存放各自小物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隔板4上端设置有第一凸起结构7和第二凸起结构9;所述坐垫板5的外围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凸起结构7相匹配的第一凹槽8,所述坐垫板5的中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凸起结构9相匹配的第二凹槽10,所述第二凹槽10整体呈十字孔结构,所述第二凸起结构9穿过十字孔形状的第二凹槽10并伸出坐垫板5;所述支撑隔板4下端设置有凹形结构15,所述底板6设置有与所述凹形结构15相匹配的凹形槽14;在具体组拼座椅时,可以通过第一凸起结构7和第一凹槽8、第二凸起结构9和第二凹槽10实现快速卡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7801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电筒(X7R)
- 下一篇:一种具有吸附功能的伸缩染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