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工地除尘增湿降温系统的废水防沉淀及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716739.7 | 申请日: | 2016-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55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昂;刘泽春;王玉鹏;刘永超;张安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B01D29/56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1131 | 代理人: | 朱俊峰 |
地址: | 450005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工地 除尘 降温 系统 废水 沉淀 过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施工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工地除尘增湿降温系统的废水防沉淀及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在城市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大量的建筑工地,各种建筑工地给周围环境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首当其冲的就是粉尘污染。建筑工地中将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如果任由其四处飞扬,将给整个城市蒙上一层厚厚的灰尘;而且,在这些粉尘当中,又有大量的属于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将会给城市居民的健康造成影响。目前,建筑施工现场使用的固定风送式降尘喷雾机,不是直接针对施工现场的,水雾喷洒点高低起伏大,密度不均匀,覆盖面积小,并且必须有专人操作维护,费用较高,需同时购置多台方可满足使用,设备一次性投入大;并且利用自来水,成本很高。另外,由于建筑工程持续时间较长,建筑工地面积较大,而且地面坎坷不平,在某一固定地点设置喷雾降尘的效果甚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成本低、覆盖面积大、可在建筑工地自动循环喷淋的建筑工地除尘增湿降温系统的废水防沉淀及过滤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建筑工地除尘增湿降温系统的废水防沉淀及过滤装置,包括外箱体,外箱体内设有支架、储水箱、过滤器、抽水泵和纯水箱,储水箱顶部设有向储水箱内供水的进水泵,进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有伸出外箱体的入水管,储水箱与过滤器之间通过进水管连接,储水箱内设有位于进水管的进口处的过滤网,抽水泵设在进水管上,进水管上设有位于抽水泵和过滤器之间的进水阀,过滤器与纯水箱之间通过出水管连接,出水管上设有出水阀,纯水箱顶部连接有供水管,供水管上连接有设在纯水箱顶部的高压水泵;进水管上连接有排污管,排污管与进水管的连接处位于进水阀与抽水泵之间,排污管上设有排污阀;
储水箱呈圆筒形结构,储水箱底部设有底板,储水箱顶部设有箱盖,底板设在支架上,外箱体底部设有位于底板下方的清除沉淀电机,清除沉淀电机的主轴传动连接有防沉淀搅动机构;防沉淀搅动机构包括垂直设置的搅拌轴,搅拌轴下端通过联轴器与清除沉淀电机的主轴连接,搅拌轴上端穿过底板,底板上设有位于搅拌轴周围并与搅拌轴外表面密封滑动配合的动态密封结构,搅拌轴上端固定设有连接套,连接套外部水平设有至少两根搅动杆,搅动杆沿连接套圆周方向呈放射性均匀排布,相邻两根搅动杆之间通过加强杆连接,每根搅动杆底部均设有一根耐磨条,搅动杆上通过沉头螺钉与耐磨条可拆卸连接;
过滤器包括外型呈长方体形状的容器,容器内壁开设有环形槽,容器顶部开设有与环形槽对应连通的开口,通过开口向环形槽内插设有将空腔分隔成为混水腔和清水腔的过滤板,容器一端上部设有将进水管和混水腔连通的混水入口,容器另一端上部设有将出水管和清水腔连通的清水出口,容器内壁设有位于过滤板两侧且均呈十字型的支撑架,容器顶部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有压板,压板下表面设有压槽,开口内设有顶部伸到压槽内的密封条,压槽内设有垫块,垫块下表面与密封条上表面压接配合;过滤网的孔眼大于过滤板的孔眼;过滤器上设有反冲洗装置。
反冲洗装置包括压力表、反冲洗水管、反冲洗泵和杂质收集箱,压力表设在容器上并检测混水腔内的压力,反冲洗水管的进水端伸入到纯水箱内,容器顶部设有与清水腔连通的反冲洗进口,反冲洗水管的出水端与反冲洗进口连接,反冲洗水管上设有邻近容器的反冲洗阀门,反冲洗泵设在反冲洗水管上并固定安装在纯水箱上,杂质收集箱设在车架上并位于容器的下方,容器底部设有与混水腔连通的反冲洗出口,容器底部设有连接反冲洗出口的汇流罩,汇流罩呈上粗下细的圆锥筒结构,汇流罩下端与杂质收集箱之间设有杂质排出管,杂质排出管上设有杂质排出阀门,杂质收集箱下部设有排污液管,排污液管上设有排污液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科技学院,未经黄河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7167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