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现反气泡破裂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642877.5 | 申请日: | 2016-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292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白立新;林伟军;邓京军;李超;徐德龙;白宝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F1/00 | 分类号: | B01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亿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11309 | 代理人: | 陈霁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气泡 破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气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现反气泡破裂的装置。
背景技术
反气泡是存在于液体中,由一层薄薄的气膜组成的一个球壳体,泡的内部是液体。尽管早在1932年就已经出现有关反气泡的报道,在1974年被正式命名,但反气泡依然是一个我们所知甚少,且有待突破的领域。反气泡因其独特的结构,而具有许多潜在的应用价值。反气泡外层的气壳的厚度很薄,在微米级,当这层外壳收到刺激时,反气泡破裂,气膜迅速收缩,这是其他机械阀门无法实现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实现反气泡破裂的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现反气泡破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溶解物质的上表面形成一种保护被溶解物质的保护膜;将被溶解物质穿过保护膜,形成反气泡,反气泡进入溶解物质。改变反气泡在溶解物质中的位置,进而达到预先确定的位置;当反气泡到达预先确定的位置时,通过外部作用使反气泡破裂,进而实现被溶解物质和溶解物质的接触。
优选的,改变反气泡在溶解物质中的位置,进而达到预先确定的位置的步骤包括:
利用射流从上部或下部轻吹反气泡,调整吹拂的角度使反气泡移动到预先确定的位置。
优选的,保护膜包括泡沫和液膜。
优选的,通过外部作用使反气泡破裂,进而实现被溶解物质和溶解物质的接触的步骤包括:通过针直接与反气泡接触,在接触位置形成破裂口,进而实现溶解物质和被溶解物质通过破裂口接触。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现反气泡破裂的装置,该装置包括:
A种流体的集液器、B种流体的集液器、滴液管、细长针和通气管。其中,A种流体的集液器设置在B种流体的集液器的上方,滴液器与A种流体的集液器连接,通气管和细长针分别设置在B种流体的集液器中。A种流体的集液器用于容纳A种流体,A种流体从A种流体的集液器底部流出,通过滴液器向下坠落形成液滴。通气管用于将气体通入B种流体的集液器。B种流体集液器用于容纳B种流体,B种流体中通入气体,在B种流体的液面上形成泡沫层,以便液滴通过泡沫层进入B种流体形成反气泡。细长针用于使反气泡破裂,使A种流体和B种流体接触。
优选的,该装置还包括洗耳球,洗耳球设置在B种流体的集液器中,洗耳球用于改变反气泡在B中流体中的位置,以便反气泡达到预先确定的位置。
优选的,细长针具体用于当反气泡达到预先确定的位置,通过所述细长针直接与反气泡接触,在接触位置形成破裂口,进而实现A种流体和B种流体通过破裂口接触。其中,细长针的直径小于或等于反气泡直径的1/10。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制造两物质间的界面,实现了两种物质的快速接触,同时保持两种流体的相对静止,对流场干扰小,可用于化学、物理、生物等实验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现反气泡破裂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现反气泡破裂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现反气泡破裂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图2或图3中反气泡破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现反气泡破裂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在溶解物质的上表面形成一种保护被溶解物质的保护膜;
形成溶解物质的上表面上的保护膜形成方式不局限于用通气管来形成液面的保护膜,也可以通过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形成液面的保护膜。
步骤S110:将被溶解物质穿过保护膜,形成反气泡,反气泡进入溶解物质;
形成反气泡方式不限于穿过保护膜形成反气泡,还包括液滴穿过一层液膜,然后落入被溶解物质形成反气泡,也包括滴液直接入水形成反气泡,也包括用其他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产生反气泡。
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中被溶解物质直接进入溶解物质,形成反气泡,形成较难,尤其是被溶解物质和溶解物质是接触的条件下,更难实现两种物质相对静止的情况下,形成反气泡;一般情况下是在被溶解物质的表面添加表面活性剂,降低表面张力,更利于形成反气泡,且不会打破两物质相对静止的情况。
步骤S120:改变反气泡在溶解物质中的位置,进而达到预先确定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6428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石墨烯的吸附包
- 下一篇:一种节能环保物料处理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