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成型手机中框的压铸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20546952.8 | 申请日: | 2016-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158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康鼎玉;王桂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发斯特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22 | 分类号: | B22D17/22;H04M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郝传鑫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成型 手机 压铸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加工领域,尤指一种手机中框的生产模具。
背景技术
当前,智能手机设备,特别是高端智能手机,均采用金属中框、后盖以迎合消费者对金属质感的需求,但金属中框的制造存在以下问题,如果整体采用锻造在CNC加工的工艺进行制造,则制造成本太高,一般客户都难以接受。而整体采用压铸的方式进行生产,则手机中框成品的外表面致密度不够,并会有疏松的沙孔,外观难以被接受。
对此,目前较常采用的是锻造、压铸相结合的制造工艺,即先通过锻造或其他方式成型中框的外框、然后再通过在所述外框内部通过压铸的方式成型中框的内部结构,能够解决制造成本与外观之间的矛盾。
目前用于成型手机中框的压铸模具通常一膜一穴,生产效率低、生产品质较低,导致生产成本较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效率和生产品质均较高、生产成本较低的手机中框制造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成型手机中框的压铸模具,用于对金属外框进行压铸以成型手机中框,所述用于成型手机中框的压铸模具包括上模具、下模具,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对应设置有用于容置手机中框的模腔,所述模腔具有两个,两所述模腔沿长边方向呈纵向排列;所述压铸模具还包括分别连通两所述模腔的浇流道,所述浇流道设置于两所述模腔纵向排列 方向的一侧,且所述浇流道与两所述模腔的距离相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成型手机中框的压铸模具具有两个模腔,通过将两模腔沿长边方向纵向排列,并将浇流道设置于两模腔纵向排列方向的一侧,且浇流道与两模腔的距离相等,通过合理的布局设计使得两模腔均能够实现压铸,且压铸的成功率较高,具有较佳的实用性,且生产效率较高、生产合格率较高。
较佳的,所述下模具开设有用于容置金属外框的空腔;所述上模具和所述下模具合模围成所述模腔时,所述上模具抵压金属外框,且所述模腔内还具有成型手机中框的空隙;通过下模具开设有用于容置金属外框的空腔,从而在开模状态下能够顺利地将金属外框放置于下模具的空腔内,并当上模具和下模具合模时依靠上下模具的合模实现对金属外框进行定位、避免金属外框在压铸过程中发生位移影响生产品质。
较佳的,两所述模腔背离所述浇流道的一侧还设置有溢流道;溢流道的设置能够有效避免浇注不到位的情况发生。
具体地,所述浇流道开设于所述上模具,所述溢流道设置于所述下模具;根据该设计,使得浇流道的位置较高、溢流道的位置较低,使得浇注液能够充满模腔、多余的浇注液能够溢出模腔。
具体地,所述溢流道沿所述模腔的长边方向连续设置有若干个;溢流道沿模腔的方便方向设置地较多且较均匀,从而使得浇注液能够完全充满模腔、进一步避免局部浇注不到位的情况发生。
较佳的,所述上模具和/或所述下模具还设置有脱模顶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用于成型手机中框的压铸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用于成型手机中框的压铸模具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用于成型手机中框的压铸模具另一角度上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成型手机中框的压铸模具,用于对金属外框进行压铸以成型手机中框,用于成型手机中框的压铸模具包括上模具100、下模具200,上模具100和下模具200之间对应设置有用于容置手机中框的模腔600,模腔600具有两个,两模腔600沿长边方向呈纵向排列;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成型手机中框的压铸模具还包括分别连通两模腔600的浇流道300,浇流道300设置于两模腔600纵向排列方向的一侧,且浇流道300与两模腔600的距离相等。结合图3所示,更具体地:
如图2和图3所示的需要进行压铸加工的手机中框的外框架a00。所述外框架a00是通过锻造或挤压等工艺成型,并经CNC加工而成。外框架a00也不排除通过其他工艺加工而成。外框架a00大致呈封闭矩形结构,CNC加工出的外框架a00的外侧面的光滑度和致密度较高,从而使得制成的手机具有较佳的外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发斯特精密五金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发斯特精密五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5469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重力浇铸机用全自动双冒口装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焊割设备中的枪颈和焊割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