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不同高度辊道间钢坯输送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202662.1 | 申请日: | 2016-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01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何家宝;方实年;卢勇;罗华;黄苹;郑继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9/00 | 分类号: | B21B3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伟智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11325 | 代理人: | 张岱 |
地址: | 243005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同 高度 辊道间 钢坯 输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不同高度辊道间钢坯输送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轧钢生产线上,输送钢坯进加热炉的输送辊道,由于厂房布置的原因,往往与连铸车间运出钢坯的输送辊道,在平面内以及高度上都不在一条直线上。加热炉前的输送辊道中的钢坯,横向上由另一条相平行的而高度不同的输送辊道进行运输的方法,现有的处理往往这样:对于小断面的钢坯,利用一种带拨爪的链条装置倾斜布置来实现输送,而对于大断面的钢坯,则通过一套移送装置再加上带拨爪的垂直布置的链条装置来实现输送。
因此,设计时,要根据不同的钢坯采用不同的输送方法及不同的装置。拨爪装置输送钢坯,尤其垂直输送大断面的钢坯,结构设计很是麻烦,而且,拨爪装置在接受钢坯以及送出钢坯时,易出现卡滞,影响了钢坯的正常输送和自动控制。
高度以及平面上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两条平行的输送辊道间钢坯的输送,如果是由低处的一条输送辊道向高处的一条输送辊道进行,则还可以采用拨爪装置;如若由高处的一条输送辊道向低处的一条输送辊道进行,则就不能采用拨爪装置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应性广、使用安全可靠、易于实现自动控制的不同高度辊道间钢坯输送的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不同高度辊道间钢坯输送的装置,包括设置在低处输送辊道下方的输送小车,所述输送小车连接有驱动所述输送小车上、下升降的升降装置以及驱动所述输送小车在所述低处输送辊道上运动的输送驱动装置,设置在高处输送辊道旁的移钢装置,所述移钢装置包括夹持钢坯的移钢臂以及驱动所述移钢臂上、下运行的上下驱动装置以及驱动所述移钢臂沿高处输送辊道前后布置方向往复运动的前后驱动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电机通过齿轮箱、传动轴、链轮链条对倾斜放置的输送小车进行驱动。
进一步地,所述移钢装置布置在高处输送辊道旁,所述前后驱动装置包括电机通过齿轮箱、传动轴、齿轮齿对移钢臂进行前后驱动,所述上下驱动装置包括一液压缸、连接轴对移钢臂进行上下驱动。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小车的车体托钢坯处和所述移钢臂的托钢坯处为平直面结构或V形面结构或圆弧面结构。
本实用新型不同高度辊道间钢坯输送的装置,既可以由低处的一条输送辊道向高处的一条输送辊道进行钢坯输送,也可以由高处的一条输送辊道向低处的一条输送辊道进行钢坯输送。输送的钢坯既可以是各种规格,也可以是各种形状。由于采用的是输送小车和移钢臂进行接、送钢坯,从而消除了卡滞现象。
本实用新型适应性广、使用安全可靠、装置设计方便、易于实现自动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不同高度辊道间钢坯输送的装置不同高度的两条输送辊道、倾斜放置的输送小车装置及移钢装置总布置的立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不同高度辊道间钢坯输送的装置输送小车低位接受钢坯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不同高度辊道间钢坯输送的装置输送小车高位等待送出钢坯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不同高度辊道间钢坯输送的装置移钢装置的移钢臂高位接受钢坯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不同高度辊道间钢坯输送的装置移钢装置的移钢臂高位送出钢坯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图1所示,是不同高度的两条输送辊道间输送钢坯装置的总布置立面图。钢坯1a停在低处的输送辊道2上,在高处的输送辊道4和低处的输送辊道2之间布置一套倾斜放置的输送小车装置3,输送小车是处于低位3.1a,在高处的输送辊道4旁设计有移钢装置5,移钢装置的移钢臂是处于后低位5.1a。
图2所示,钢坯1a在低处输送辊道2停位后,处于低位3.1a的输送小车由链条牵引上升接钢,到达3.1b接钢位,然后送到高位3.1c等待移钢装置5取走图3所示,接着,移钢装置5的移钢臂低位前行,到达接钢位,再上升接钢处于高位5.1b,见图4所示,接着移钢臂高位后退把钢坯1c移到高处的输送辊道4上,图5所示,最后,移钢臂摆下把钢坯1d放到高处的输送辊道4上,钢坯1e由高处的输送辊道4再送走,高位3.1c的输送小车反向运行回到原位3.1a,等待接受低处输送辊道2上的下一根钢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2026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轴承钢管控温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钢表面质量检查仪下表防水护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