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绝缘子自动干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40750.3 | 申请日: | 2016-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49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朱旭;周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B19/02 | 分类号: | H01B19/02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彭艳君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绝缘子 自动 干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绝缘子的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绝缘子自动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绝缘子是一种特殊的绝缘控件,可以在架空输电线路中起到重要作用。早年间绝缘子多用于电线杆,慢慢发展于高型高压电线连接塔的一端悬挂的很多盘状的绝缘体,一般由玻璃或陶瓷制成。它是用于增加爬电距离的。在绝缘子的使用过程中,干燥情况下,绝缘子的绝缘性能十分良好,而在绝缘子湿润的情况下,绝缘性能会受到一定影响;而且,在绝缘子积污的情况下,绝缘子被湿润,污秽形成电解质,绝缘子的绝缘性能更会进一步降低,对电力输送工作的安全、可靠运行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应当对被雨水湿润的或带水清洁过的绝缘子进行及时干燥。
我国公开的专利中,对绝缘子保护的专利大多集中于绝缘子清洁装置,以防止绝缘子积污,而少有保持绝缘子干燥的装置,不利于对绝缘子进行全面的保护,为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留下了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现有技术只能对绝缘子进行清洁防止绝缘子积污,而不能保持绝缘子干燥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绝缘子自动干燥装置,包括绝缘子,输电线路或杆塔,所述绝缘子固定在所述输电线路或杆塔上,还包括通过线路连接成回路的干燥模块、运动模块、监测模块、能源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运动模块设在所述输电线路或杆塔上,其底端安装有所述干燥模块,所述监测模块安装于所述干燥模块上,且共同位于所述绝缘子的一侧;所述能源模块和控制模块位于所述绝缘子的另一侧,且都设在所述输电线路或杆塔上。
优选的,所述干燥模块包括碳钢材料外壳、高压气泵、镍铬合金线圈发热元件和喷头。
优选的,所述运动模块为一种电动伸缩杆,内设驱动设备与制动设备。
优选的,所述监测模块包括湿度监测装置和位置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能源模块采用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或交流电源。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监测模块和控制模块采用WIFI的方式进行信号的发送与接收。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当监测模块监测到某一高度的绝缘子湿度达到设定值时,向控制模块发送信号,控制模块启动对运动模块的供电,由监测模块配合,使得干燥模块达到相应高度,之后干燥模块通电,对相应高度的绝缘子进行烘干。调节运动模块,可使干燥模块对不同高度上的绝缘子进行烘干。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1、填补了利用装置对绝缘子进行干燥的空白。2、具有多种电源选择,可以保证在多数情况下正常工作。3、利用控制模块、监测模块和运动模块调节干燥模块的位置,对于每个绝缘子的烘干更加彻底和高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干燥模块和监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干燥模块、2-运动模块、3-能源模块、4-控制模块、5-绝缘子、6-监测模块、7-输电线路或杆塔、101-镍铬合金线圈发热元件、102-高压气泵、103-喷头、601-绝缘子湿度监测装置、602-位置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以下详细说明结合附图可以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优点。所提供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法的说明,而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揭示的其余内容。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绝缘子自动干燥装置,包括绝缘子,输电线路或杆塔,所述绝缘子固定在所述输电线路或杆塔上,还包括通过线路连接成回路的干燥模块、运动模块、监测模块、能源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运动模块设在所述输电线路或杆塔上,其底端安装有所述干燥模块,所述监测模块安装于所述干燥模块上,且共同位于所述绝缘子的一侧;所述能源模块和控制模块位于所述绝缘子的另一侧,且都设在所述输电线路或杆塔上。
所述干燥模块包括碳钢材料外壳、高压气泵、镍铬合金线圈发热元件和喷头。
所述运动模块为一种电动伸缩杆,内设驱动设备与制动设备。
所述监测模块包括湿度监测装置和位置传感器。
所述能源模块采用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或交流电源。
所述监测模块和控制模块采用WIFI的方式进行信号的发送与接收。
图1所示,能源模块3与干燥模块1、运动模块2、控制模块4、监测模块6分别利用线路连接,分别连为电路回路。
运动模块2设在输电线路或杆塔7上,和干燥模块1、监测模块6位于绝缘子一侧,能源模块3和控制模块4设在输电线路或杆塔7上,位于绝缘子另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407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阻器
- 下一篇:发射塔用耐候型光电复合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