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真空增压助力抽油泵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40442.0 | 申请日: | 2016-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96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程正全;于雪林;刘丙生;刘晓玲;郑强;邹群;张中慧;王慧莉;黄润晶;孙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04B23/06 | 分类号: | F04B23/06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4 | 代理人: | 董庆田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增压 助力 抽油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抽油泵,具体地说是一种真空增压助力抽油泵。
背景技术
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稠油井、大斜度油井逐年增多。由于稠油粘度高流动阻力大、大斜度井造斜点高杆管摩擦阻力大,易导致常规有杆泵举升过程中杆柱下行困难、泵效低、抽油机冲次难以提高,影响油井产量。针对上述问题,油田常采用下入抽稠泵和斜井泵进行举升,其中抽稠泵主要利用液力反馈为杆柱下行提供动力,受动液面影响大且对杆柱下行动力提高幅度十分有限;而斜井泵无下行反馈力,井斜大时仍无法解决杆柱易缓下的问题,提液困难。
为此,提出了一种反馈力只与下泵深度有关,而与动液面无关的真空增压式助力抽油泵,以有效解决大斜度井与稠油井杆柱缓下、泵效低、检泵周期短的问题,对油井的稳产上产意义重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增压助力抽油泵,解决了以往有杆泵在大斜度井和稠油井应用中缓下、泵效低等问题。
一种真空增压助力抽油泵,包括抽油泵筒、抽油柱塞,所述抽油柱塞设置在抽油泵筒内部,所述抽油泵筒的下端连接一个增压泵筒,在增压泵筒内部设置一个增压柱塞,所述抽油柱塞下端与增压柱塞相连接,所述增压柱塞、抽油柱塞、抽油泵筒之间环空形成上腔室,所述增压泵筒下端设置低压控制阀并与增压柱塞下端面间形成一腔室,即下腔室,所述抽油泵筒的下端旁侧开设进油阀,所述抽油柱塞下端连接出油阀,所述出油阀和进油阀均和上腔室连通。
所述抽油柱塞上行时,低压控制阀关闭,下腔室形成拟抽真空环境,同时出油阀关闭,进油阀打开,液体由进油阀流入上腔室。
所述低压控制阀上端通过外管连接增压泵筒下端。
所述抽油柱塞自身上端连接抽油杆。
所述抽油柱塞外径大于增压柱塞的外径。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抽油杆上行时,出油阀关闭、进油阀打开,完成进液,此时,低压控制阀关闭,下腔式腔体积迅速增大、压力降低,形成拟真空环境;抽油杆下行时,增压柱塞上端面承受油管内整个液柱压力,下端面与近似真空的下腔室连通,靠增压柱塞上、下端面压差为抽油杆下行提供动力,起到助力杆柱下行的效果。并且该抽油泵助力效果只与油井下泵深度有关,且助力值恒定,对于稠油井、大斜度井可显著增加杆柱下行动力,可大幅度提高冲次,解决光杆缓下问题。
1、采用拟抽真空的结构,最大限度的利用了液柱对抽油柱塞上端面与增压柱塞下端面形成的压力差,助力杆柱下行;2、采用低压控制阀结构确保下腔式拟真空环境的形成;3、杆柱下行助力的大小只与泵的下深有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真空增压助力抽油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抽油柱塞1、抽油泵筒2、出油阀3、上腔室4、进油阀5、增压泵筒6、增压柱塞7、下腔室8、外管9、低压控制阀10。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根据图1,一种真空增压助力抽油泵,包括抽油泵筒2、抽油柱塞1,所述抽油柱塞设置在抽油泵筒内部,所述抽油泵筒的下端连接一个增压泵筒6,在增压泵筒内部设置一个增压柱塞7,所述抽油柱塞与增压柱塞相连接,所述增压柱塞、抽油柱塞、抽油泵筒之间环空形成上腔室4,所述增压泵筒6下端设置低压控制阀10并且与增压柱塞下端面间形成一腔室即下腔室8,所述抽油泵筒的下端旁侧开设进油阀5,所述抽油柱塞下端设置出油阀3,所述出油阀和进油阀均和上腔室连通。所述抽油柱塞上行时,低压控制阀关闭,下腔室形成拟抽真环境。所述低压控制阀10上端通过外管9连接增压泵筒下端。所述抽油柱塞自身上端连接抽油杆。所述抽油柱塞外径大于增压柱塞的外径,抽油泵筒的内径要大于增压泵筒的内径。
工作过程是:
(1)抽油杆上行时,出油阀3关闭,进油阀5打开,上腔室完成进液,此时,低压控制阀10关闭,下腔室8体积迅速增大、压力降低,形成拟真空环境;
(2)抽油杆下行时,增压柱塞7上端面承受油管内整个液柱压力,下端面与近似真空的下腔室8连通,靠增压柱塞7上、下端面压差为抽油杆下行提供动力,起到助力杆柱下行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其他运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精神的等效变化,均应俱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404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筒手拉气筒
- 下一篇:自动适应潮位的振荡浮子发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