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终端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34244.3 | 申请日: | 2016-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75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希若;闫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吕敏 |
地址: | 110179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终端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终端控制器。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导航以及多媒体的高速发展,为了方便驾驶者对导航以及多媒体的操作,一种设置在档位处的终端控制器应运而生。如图1所示,现有的终端控制器主要是通过在内部设置可全周推动的旋钮编码器,实现按钮的旋转、全周推动及按压动作,从而实现对导航地图的精准控制及多媒体功能操作,类似游戏机的手柄。随着对操作舒适度要求的提高,在终端控制器的旋钮上方追加了手支撑,如图2所示,但只有旋钮可以操作,而手支撑无法同旋钮一起动作。随着对操作舒适性的近一步提高,在全周推动或按压动作时,会要求手支撑与旋钮同时动作,而在旋转动作时,要求只有旋钮动作而手支撑不动作,而这种既有关联动作又有分离动作的组合方式通过普通的编码器是无法实现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两组编码器以特定方式组合装配,来实现旋钮与手支撑的动作关联和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终端控制器,包括手支撑、旋钮、第一编码器及第一电路板、第二编码器及第二电路板,所述旋钮与所述第一编码器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编码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路板连接;所述手支撑包括上平面、下平面及连接上平面与下平面的竖面,所述上平面设置在所述旋钮上方,且上平面的最大宽度小于旋钮直径,所述下平面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一电路板固定连接,下平面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编码器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编码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路板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二电路板通过排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手支撑的上平面与下平面互相平行,手支撑的竖面向旋钮下方凹进。
进一步地,所述手支撑的上平面与竖面之间形成圆角过渡。
进一步地,所述手支撑由树脂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利用现有的编码器资源,通过特定的组合方式实现了旋钮与手支撑的动作关联和分离,操作舒适性得到很大提高;同时利用现有编码器资源,开发成本低,节省开发周期,性能稳定性也有所保障。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中一种终端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中另一种终端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终端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实现旋转动作编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实现全周方向可推动及按压动作编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终端控制器的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手支撑上平面形状的示例一;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手支撑上平面形状的示例二;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手支撑上平面形状的示例三;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手支撑上平面形状的示例四。
附图标记说明
1旋钮2第一编码器3第一电路板
4手支撑5第二编码器6第二电路板
7排线
其中,41上平面42下平面43竖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终端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终端控制器至少包括手支撑4、旋钮1、第一编码器2及第一电路板3、第二编码器5及第二电路板6;旋钮1与第一编码器2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编码器2的另一端与第一电路板3连接;手支撑4包括上平面41、下平面42及连接上平面41与下平面42的竖面43,上平面41设置在旋钮1上方,且上平面41的最大宽度小于旋钮1的直径,以露出旋钮1便于旋转操作;下平面42的内表面与第一电路板3固定连接,外表面与第二编码器5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编码器5的另一端与第二电路板6连接;第一电路板3与第二电路板6通过排线7连接,以使第一编码器2的信号输出到第二电路板6上,然后第二电路板6将第二编码器5的信号连同第一编码器2的信号一起通过排线7输送到终端设备来实现相应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342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救护车触摸屏控制电路模块
- 下一篇:一种自动匀料装置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