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制定螺栓拧紧工艺的工装垫块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28487.6 | 申请日: | 2016-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73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覃立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7/00 | 分类号: | G01B17/00;G01L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李泽中;俞佳 |
地址: | 537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制定 螺栓 拧紧 工艺 工装 垫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装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制定螺栓拧紧工艺的工装垫块。
背景技术
发动机在零部件开发过程中,为了确保装配质量,需要对联接螺栓的拧紧状态予以优化改进而进行专项试验,制定螺栓拧紧工艺。螺栓拧紧工艺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可靠性,如引起漏气、窜机油、动力下降等不良的后果等。螺栓拧紧试验设备:SCHATZ螺栓试验机以及超声波测长仪。SCHATZ螺栓试验机:测量(或标定)螺栓在弹性区、屈服区一直到断裂这个过程中,螺栓预紧力、扭转角、扭转力矩的关系,但缺点是无法得出螺栓在真实装配状态下预紧力与扭转角、扭转力矩之间的关系。
通过超声波测长仪,测量螺栓由于产生预紧力而产生的微长度差,可以解决螺栓在真实装配状态下无法直接测量预紧力的问题,但是以前SCHATZ螺栓试验机标定螺栓拧紧曲线所用夹持物与螺栓在真实装配状态下的夹持物,厚度、加工表面可以调整相同,而材料和刚度不同,导致标定与实测螺栓的伸长量有差异,从而间接测量螺栓的预紧力有误差。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发动机制定螺栓拧紧工艺的工装垫块,该发动机制定螺栓拧紧工艺的工装垫块通过模拟螺栓装配的实际环境,其材料、刚度和厚度与装配状态相同,并借助超声波测长,能够在不影响联接体原有结构的条件下测量螺栓的伸长量,从而间接测量(标定)螺栓的预紧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制定螺栓拧紧工艺的工装垫块,该发动机制定螺栓拧紧工艺的工装垫块包括:工装垫块本体,其高度与其模拟的螺栓联接件的厚度相同,该工装垫块本体的两端面与其模拟的螺栓联接件的加工工艺相同,该工装垫块本体的材质与其模拟的螺栓联接件的材质相同;以及联接螺栓孔,其沿所述工装垫块本体的轴向开设,用于与试验螺栓安装后测试。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工装垫块本体为矩形块状。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工装垫块本体根据螺栓拧紧机的辅助工装相匹配来加工。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辅助工装带有夹紧力及螺纹扭矩传感器。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联接螺栓孔的一端具有垫片止挡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发动机制定螺栓拧紧工艺的工装垫块通过模拟螺栓装配的实际环境,其材料、刚度和厚度与装配状态相同,并借助超声波测长,能够在不影响联接体原有结构的条件下测量螺栓的伸长量,从而间接测量(标定)螺栓的预紧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制定螺栓拧紧工艺的工装垫块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制定螺栓拧紧工艺的工装垫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制定螺栓拧紧工艺的工装垫块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发动机制定螺栓拧紧工艺的工装垫块根据实际使用的联接工艺尺寸制作成,为实际发动机的模拟螺栓联接件(夹持物),实际发动机的零件在铸造时,同时铸多一个试样,试样模拟螺栓联接的相关零件(夹持物)。该发动机制定螺栓拧紧工艺的工装垫块的具体结构包括:工装垫块本体1以及开设在该工装垫块本体1轴向的联接螺栓孔2,其中,工装垫块本体1用来模拟螺栓联接的相关零件(夹持物),联接螺栓孔2用于与试验螺栓安装,以便能够完成装配加工。工装垫块本体1代替发动机螺栓联接的相关零件进行拧紧工艺试验,测试过程尽量模拟螺栓装配的实际环境,工装垫块(夹持物)、安装螺母等试验件材料和厚度与装配状态相同。安装在螺栓拧紧机上进行螺栓拧紧标定试验,得出各螺栓的标定拧紧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284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