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型一体化三向冲击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25810.4 | 申请日: | 2016-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745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昌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金迈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P15/08 | 分类号: | G01P15/08;G01P15/1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一体化 冲击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感器,具体是一种小型一体化三向冲击传感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三向冲击传感器体积大,重量重,工作稳定性不好,动态响应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一体化三向冲击传感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型一体化三向冲击传感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底部开设有槽,所述槽内设有敏感元件组合件,敏感元件组合件通过环氧树脂胶粘在所述槽内;壳体顶部设有连接器;壳体前后两侧设有盖板,盖板通过螺钉B与壳体固定连接;壳体后侧内壁上设有电源组件及敏感组件;壳体内部设有隔板A和隔板B,隔板A位于壳体内部中间位置,隔板B位于壳体内部前端;隔板A后侧设有变换电路组合件B,隔板B后侧设有变换电路组合件A;隔板A和隔板B之间通过螺钉A和螺钉C固定连接,其中螺钉A位于隔板A后侧,螺钉C位于隔板A和隔板B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隔板A和隔板B之间通过螺钉A和螺钉C固定连接,其中螺钉A位于隔板A后侧,螺钉C位于隔板A和隔板B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长期稳定性好,动态响应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图。
图中:1-壳体,2-盖板,3-电源组件及敏感组件,4-变换电路组合件A,5-变换电路组合件B,6-敏感元件组合件,7-螺钉A,8-螺钉B,9-连接器,10-隔板A,11-隔板B,15-螺钉C。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小型一体化三向冲击传感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底部开设有槽,所述槽内设有敏感元件组合件6,敏感元件组合件6通过环氧树脂胶粘在所述槽内;壳体1顶部设有连接器9;壳体1前后两侧设有盖板2,盖板2通过螺钉B8与壳体1固定连接;壳体1后侧内壁上设有电源组件及敏感组件3;壳体1内部设有隔板A10和隔板B11,隔板A10位于壳体1内部中间位置,隔板B11位于壳体1内部前端;隔板A10后侧设有变换电路组合件B5,隔板B11后侧设有变换电路组合件A4;隔板A10和隔板B11之间通过螺钉A7和螺钉C15固定连接,其中螺钉A7位于隔板A10后侧,螺钉C15位于隔板A10和隔板B11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小型一体化三向冲击传感器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1.1供电电压:+12±1V(不接壳);电流:≤15mA。
1.2输出直流电压:+2.5±0.1V;输出交流电压:0.1±0.1~4.9±0.1V。
1.3产品的动态范围见表1。
表1产品的动态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金迈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金迈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258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