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导向独立旋转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21164.4 | 申请日: | 2016-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43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李石平;朱红军;刘启灵;李瑞霞;方继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时代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37/10 | 分类号: | B60B37/10;F16C19/36;F16F1/38 |
代理公司: | 株洲市奇美专利商标事务所 43105 | 代理人: | 张继纲 |
地址: | 412007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向 独立 旋转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铁路工程机械的自导向独立旋转轮。
背景技术
走行轮对是安装在机车车辆下部引导车辆沿轨道运行,并将机车车辆的全部重量传给钢轨的结构。走行轮对的作用是:保证车辆灵活、安全平顺地沿钢轨运行和通过曲线;可靠地承受作用于车辆各种力量并传给钢轨;缓和车辆和钢轨的相互冲击,减少车辆振动,保证足够的运行平稳性和良好的运行质量;具有可靠的制动机构,使车辆具有良好的制动效果。目前,走行轮对广泛应用在铁路工程机械领域,随着该领域市场需求的不断提升,对产品的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作业及运行的稳定性方面。
目前,在现有技术中,主要应用的有以下两种走行车轮形式:
第一种形式是在PGM-48钢轨打磨车上采用的压装轮对结构,该结构是在一根车轴上按照轨道宽度的需求压装一对标准的铁路车辆轮,再由轴承、承载鞍、端盖等部件构成一个完整的独立轮对。这种结构的缺点是:在很多时候进行拆装及维护时都会带来不便。
第二种形式是在RR16MS-1道岔打磨车上采用的独立轮对结构,该结构主要由油缸、轮、轴承、弹簧盘、轮轴等部件组成一套可由油缸进行控制的机构轮。这种结构的缺点是:结构较为复杂、安装要求高、不便于维修、成本也比较高。
现有走行轮对结构主要暴露了以下几个技术缺陷:
(1)现有走行轮对采用轮对形式,一对轮由同一根车轴相连,对于轮对的维修及更换来说都极为不便;
(2)现有走行轮对直径过大,而且备配不协调的车轴,在材料应用方面产生不必要的浪费;
(3)现有走行轮对结构过弯能力较差,并且在直道上极易发生蛇形走行,而且其轮缘磨耗十分严重,同时轮轨间的激振也十分严重;
(4)普通的独立轮结构磨损较快、寿命很短;
(5)普通的独立轮结构不具备自动对中的功能,应用领域十分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导向独立旋转轮,解决现有轮对结构形式结构复杂、拆装和维护不便、生产和维修成本高,以及轮缘磨耗大、轮的使用寿命低、稳定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具体提供了一种自导向独立旋转轮的技术实现方案,一种自导向独立旋转轮,包括:
轴;
设置在所述轴中部的车轮,所述轴穿过所述车轮;
设置在所述车轮的内圈与所述轴之间,并沿所述轴的轴向对称布置的一对轴承;
沿所述轴的轴向从内到外依次对称设置在两个所述轴承外侧的轴承密封环、轴承端盖、轴承挡肩和橡胶关节组成;
位于所述轴的两端,并套设在所述橡胶关节组成外表面的端盖;
以及位于所述轴的两端,并固定在所述橡胶关节组成沿轴向外侧表面的挡板。
优选的,所述轴承密封环压装在所述轴承的内圈上,所述轴承端盖压装在所述轴承的外圈上。
优选的,所述轴承端盖通过紧固件与所述车轮固定。
优选的,所述轴承端盖同轴设置在所述轴承密封环沿径向的外侧,所述轴承密封环与所述轴承端盖相互配合以形成对所述轴承进行密封的结构。
优选的,所述挡板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轴沿轴向的两端,通过所述紧固件将所述橡胶关节组成固定在所述挡板与所述轴承挡肩之间。
优选的,所述轴承密封环固定在由所述轴、轴承挡肩、轴承端盖形成的空间内。
优选的,所述橡胶关节组成包括沿径向从内到外依次同轴设置的金属内环、橡胶环和金属外环,所述橡胶关节组成能同时提供旋转自由度、横向刚度和纵向刚度。
优选的,所述端盖上设置有安装孔,通过螺栓穿过所述端盖上的安装孔将所述自导向独立旋转轮沿轴向的两端固定在安装架上,所述自导向独立旋转轮通过所述安装架固定在车体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自导向独立旋转轮通过所述安装架固定在所述车体沿行进方向的两侧面底部。
优选的,在所述端盖的顶部与所述安装架之间还设置有用于调整所述轴与轨道面之间的高度位置的垂向调整垫。
通过实施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导向独立旋转轮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铁路车辆自导向独立旋转轮结构简单,车轮能够独立旋转,取消了整体式车轴,并且轴与车轮较小,增大了布置空间、减轻了重量、有利于降低生产和维修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时代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株洲时代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211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