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固定在车箱上的进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16651.1 | 申请日: | 2016-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708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沈贱民;张仁新;陆德福;徐宗阳;董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104 | 分类号: | F02M35/104;F02M35/024 |
代理公司: |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15 | 代理人: | 王健;马君胜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车箱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在车箱上的进气装置,属于汽车发动机进气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整车长度一定的情况下,车箱越长车辆就越有竞争力。现有技术中,商用车的后背式车身引气道会占用过多的车箱前后空间,导致车箱长度不够。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3296974U,授权公告日:2013年01月23日,名称为:一种高位进气管”提供了一种高位进气装置,该进气装置整体上呈扁平的管状结构,其进气管体上设有固定支耳,若作为后背式车身引气装置使用,可一定程度上增大车箱前后的可利用空间。不过,其设计还不够合理,还存在如下缺陷:1、进气管体的固定结构为设置于管体上的支耳,由于现有技术中大多数进气管体采用的是塑料材料,因此,该固定结构在紧固时易造成进气管体的变形,同时存在紧固操作不方便,紧固效果不理想情况;2、进气帽的进气口处设有格栅,虽然该结构对格栅的进气孔做了较多的改进,但为了保证其进气横截面的面积,其整体结构依然会较大,有悖于缩小进气装置尺寸、增大车箱长度的设计理念;3、进气管道中并无排水结构,被吸入的雨水无法被分离,严重影响空滤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后背式车身进气装置的设计不够合理,进气装置与车箱的紧凑性差,以及进气装置的前后尺寸较大,会占用较多的车箱前后空间,导致车箱不能制造的更长,影响其竞争力的缺点,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整体紧密贴合固定在车箱前板上,结构紧凑,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以及前后尺寸小,可有效增大车箱前后可利用空间,增大车辆竞争力的进气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固定在车箱上的进气装置,包括空气滤清器总成、进气引气管总成、进气引入管和进气帽,所述空气滤清器总成固定在支架上,所述进气引气管总成的下端与空气滤清器总成的进气口相接通,所述进气引入管的下端与进气引气管总成的上端相接通,所述进气帽安置于进气引入管的上端,所述进气引入管通过抱箍固定于车箱前板上,所述抱箍由前抱箍和固定在车箱前板上的后抱箍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引入管固定在车箱前板上靠近左右两侧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帽为下进气式进气帽,所述进气引入管的上端通过连接件安置于进气帽的内部,所述进气引入管上边沿高于进气帽的下沿边。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引气管总成为折形管状腔体结构,其竖向上连接部的底部设有碗状集水腔,所述集水腔的底部设有排水阀。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引气管总成与进气引入管之间安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为波纹管或两端设有波纹的胶管。
进一步的,所述的进气引气管总成、进气引入管和进气帽均为塑胶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沿用了现有技术中扁平管状结构的设计理念,并将其进气引入管通过卡箍固定在车箱前板上,增强了进气装置与车箱的结构紧凑性,有效增大了车箱前后部的可利用空间,为车箱的增长设计提供了前提条件;
2.本实用新型中的进气引入管是通过环抱的卡箍固定在车箱前板上的,卡箍的设计避免了塑胶材质的进气引入管在紧固操作时容易被损坏的缺陷,该设计具有操作方便快捷、紧固效果好、通用性广等优点;
3.本实用新型中的进气引入管固定在车箱前板上靠近左右两侧的位置,能充分利用驾驶室左右方向靠外间隙大的位置,可进一步增大车箱前后的可利用空间;
4.本实用新型中的进气帽舍弃了格栅的设计,通过将进气引入管安置于进气帽的内部的设计提升了其防尘防水能力,该结构的进气帽可以做的更加小巧,可进一步缩小进气装置的前后尺寸,增大车箱前后的空间;同时,使用该结构进气帽的进气装置还不必设置的那么高,可有效降低制造成本和维护成本;
5.本实用新型的进气引气管上设有集水腔,可用以对吸入的水汽进行有效分离,可有效减少进入空滤的水汽,延长空滤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中,支架1,空气滤清器总成2,进气引气管总成3,集水腔31,连接管4,进气引入管5,抱箍6,进气帽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166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柴油机油箱
- 下一篇:一种船舶燃油粘度节能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