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座舱内出风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13089.7 | 申请日: | 2016-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44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孙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融康汽车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1512 上海市金山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座舱 内出风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置功能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座舱内出风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仪表板上通常会设置有出风装置,以往汽车内饰的造型单一规整,出风装置通常位于汽车内饰的规则平面上,故出风口风扇布局设计只需考虑功能与生产问题,均采用横向和纵向均布排列的简易设计,出风装置的外侧面几乎为一规则的平面。
如今汽车内饰造型日新月异,因此出风口的设计必须同时符合内饰整体的造型趋势又得满足功能要求,如此一来旧式的叶扇设计极大影响了内饰造型的设计自由度与美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座舱内出风结构,包括设置在汽车内饰面上的出风口以及设置在所述出风口上的若干叶片,若干所述叶片横向布置在所述出风口上;设置所述出风口的汽车内饰面呈任意自由曲面状,若干所述叶片的外侧边的形状和排布随所述汽车内饰面的造型趋势设置。
较佳地,所述叶片横向设置,且所述叶片的两端连接到所述出风口的左右侧边上。
较佳地,若干所述叶片之间的间距相等。
较佳地,设置有所述出风口的汽车内饰面上靠近所述出风口处横向设置有棱线,所述出风口的上下侧边以及若干叶片的横向布置方向与所述棱线方向一致。
较佳地,设置有所述出风口的汽车内饰面竖向上设置有竖向造型,若干所述叶片的外侧边随所述汽车内饰面的竖向造型趋势排列。
较佳地,设置有所述出风口的汽车内饰面横向上设置有横向造型,每个所述叶片的外侧边的形状随所述汽车内饰面的横向造型趋势设置。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座舱内出风结构,若干叶片的外侧边的形状和排布随汽车内饰面的造型趋势设置,保证出风口出风量不受影响的同时,增加了内饰造型设计的自由度,而且提高了出风口美观性,进而优化了乘客的对于内饰的感性体验。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通过下文的述详细说明,可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特征和优点,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座舱内出风结构安装到汽车仪表上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座舱内出风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若干叶片的排布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A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然而,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形式实现,并且不应解释为受在此提出之实施例的限制。相反,提出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达成充分及完整公开,并且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完全了解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这些附图中,为清楚起见,可能放大了层及区域的尺寸及相对尺寸。
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座舱内出风结构,包括设置在汽车内饰面上的出风口21以及设置在出风口21上的若干叶片22,若干叶片22横向布置在出风口21上;设置有出风口21的汽车内饰面呈任意自由曲面状,若干叶片22的外侧边形状以及排布随汽车内饰面的造型趋势设置,即出风口的横向设置的叶片22的外侧边与汽车内饰面的造型面流线型保持一致。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汽车内饰面为任意自由曲面的车型,保证出风口出风量不受影响的同时,增加了内饰造型设计的自由度的同时,提高出风口美观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座舱内的出风结构2可以设置在汽车的任意位置,例如出风结构2可设置在汽车仪表板1上,如图1中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若干叶片22横向顺序设置在出风口21上,且叶片22的两端连接到出风口21的左右侧边上;如图4中所示,叶片21之间的间距相等,从而来保证每片叶片间的出风量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出风口21的汽车内饰面上,靠近出风口21处横向设置有棱线11;出风口21的上下侧边以及若干叶片22的横向布置方向与棱线11方向一致,如图3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出风口21的汽车内饰面竖向上设置有竖向造型,若干叶片22的外侧边随汽车内饰面的竖向造型趋势排列。例如,汽车内饰面竖向上呈弧形设置,此时可通过控制各叶片22伸出出风口21的距离,来使得若干叶片22的侧边共同组成的面的形状也呈弧形,从而保证出风结构2的形状走势与汽车内饰面一致,从而提高了美观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融康汽车设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融康汽车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130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于车内一氧化碳排放的汽车空调系统
- 下一篇:电动汽车空调操作面板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