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器盒以及电器盒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05687.X | 申请日: | 2016-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6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正西;刘占锋;周昭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泰科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0 | 分类号: | H05K5/00;H01H85/20 |
代理公司: | 上海脱颖律师事务所 31259 | 代理人: | 脱颖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器 以及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器盒以及电器盒组件,尤其涉及应用于汽车的电器盒以及电器盒组件。
背景技术
电器盒通常用于连接各路导线,电器盒中安装有多个继电器或保险丝,从而确保各路导线稳定安全地连接。应用于汽车的电器盒通常将汽车电池的导线与车辆仪表盘、车灯等装置的导线连接,从而保障车辆仪表盘或车灯等装置的供电。
现有的电器盒的结构通常具有连线繁杂、使用维护不方便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快捷、维护方便的电器盒以及电器盒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器盒,包括:本体和上盖,本体与上盖配合使用;本体包括底部以及本体侧部,本体侧部外侧向外凸出至少一个本体固定部;上盖包括至少一个上盖扣合部,上盖扣合部相对于本体固定部设置;本体固定部上安装有卡簧,卡簧包括卡簧固定端和卡簧扣合端,卡簧固定端可旋转地安装在本体固定部上;当上盖覆盖于本体上时,每一个卡簧的卡簧扣合端扣合于相对应的上盖扣合部上,从而使得上盖与本体相互连接。
优选地,任意一个本体固定部包括两个固定壁,两个固定壁从本体侧部外侧向外延伸,两个固定壁相对地设置;轴,轴固定地设置于两个固定壁之间,轴的轴向方向大体垂直于两个固定壁。
优选地,任意一个本体固定部包括轴,轴用于支撑卡簧固定端;轴和卡簧固定端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当卡簧位于其脱开的最终位置时,限位结构阻止卡簧向扣合位置运动。
优选地,轴的表面向外凸出有凸筋;卡簧固定端可旋转地安装在轴上,卡簧固定端包括凸部,凸部向卡簧固定端内侧凸出;当卡簧旋转至其脱开的最终位置时,凸部被凸筋阻挡,当卡簧需离开其脱开的最终位置时,卡簧固定端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使得凸部越过凸筋。
优选地,凸部为凸点。
优选地,凸点设置于卡簧固定端宽度方向的中间。
优选地,凸筋延轴的轴向方向延伸的长度大于凸部在卡簧固定端宽度方向延伸的长度。
优选地,轴上还设置有凹槽,凹槽环绕轴的周向设置用于容纳凸部,凸筋设置在凹槽内。
优选地,凹槽的侧壁与凸部之间呈间隙配合。
优选地,凹槽位于轴长度方向的中部。
优选地,卡簧为一弹性体,当卡簧旋转至即将扣合位置时,卡簧通过弹性变形,增大卡簧固定端和卡簧扣合端之间距离,使卡簧扣合端进入扣合位置。
优选地,当卡簧位于其脱开的最终位置时,卡簧的高度小于本体侧部的高度。
优选地,上盖上与至少一个上盖扣合部相对的一侧设置有上盖卡扣结构,本体上与至少一个本体固定部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对配上盖卡扣结构,当上盖卡扣结构与对配上盖卡扣结构相互配合时,本体和上盖部分地相连接。
优选地,本体包括4个本体侧部,其中一个本体侧部上设置对配上盖卡扣结构并在该本体侧部上穿过导线,至少一个本体固定部设置在与穿过导线的本体侧部相对的本体侧部上。
优选地,至少一个本体固定部的数量为2个。
优选地,上盖包括顶部以及上盖侧部,上盖侧部外侧向外凸出至少一个上盖扣合部,上盖扣合部自上盖侧部外侧依次向外延伸有下凹部以及上突部,上突部与卡簧扣合端配适,当上盖覆盖于本体上时,每一个卡簧的卡簧扣合端扣合于相对应的上突部上。
优选地,当卡簧扣合端扣合于相对应的上突部上时,卡簧低于上盖的顶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器盒组件,包括:上述第一方面的电器盒,其中,本体的底部上设置有多个插接结构,用于容纳对配的电子元件。
优选地,电器盒组件还包括多个电子元件,可分离地与本体的底部连接。
优选地,电器盒组件还包括底座,底座可分离地与本体的底部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器盒以及电器盒组件通过卡簧将上盖以及本体进行固定,安装时操作方便快捷,也因为这样的结构,当电器盒需要维护拆开上盖时,无需使用工具即可拆开上盖,维护方便且节省了操作空间。
本实用新型在轴与卡簧固定端之间进一步设置了限位结构,使得卡簧位于其脱开的最终位置时,限位结构阻止卡簧向扣合位置运动,从而在运输过程中使得卡簧的旋转保持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进而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因卡簧的旋转而导致卡簧与其他物品碰撞。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泰科电子(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泰科电子(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056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化效应协同离子液体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
- 下一篇:新型电极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