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低频交流放大增益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03643.3 | 申请日: | 2016-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62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晓冬 |
主分类号: | H03G3/20 | 分类号: | H03G3/2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 代理人: | 肖兴坤 |
地址: | 211168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频 交流 放大 增益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低频交流放大增益电路,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放大器是增加信号幅度或功率的装置,它是自动化技术工具中处理信号的重要元件。放大器的放大作用是用输入信号控制能源来实现的,放大所需功耗由能源提供。对于线性放大器,输出就是输入信号的复现和增强。对于非线性放大器,输出则与输入信号成一定函数关系。放大器按所处理信号物理量分为机械放大器、机电放大器、电子放大器、液动放大器和气动放大器等,其中用得最广泛的是电子放大器。随着射流技术(见射流元件)的推广,液动或气动放大器的应用也逐渐增多。电子放大器又按所用有源器件分为真空管放大器、晶体管放大器、固体放大器和磁放大器,其中又以晶体管放大器应用最广。在自动化仪表中晶体管放大器常用于信号的电压放大和电流放大,主要形式有单端放大和推挽放大。此外,还常用于阻抗匹配、隔离、电流-电压转换、电荷-电压转换(如电荷放大器)以及利用放大器实现输出与输入之间的一定函数关系(如运算放大器)。
现有技术中的放大器电路针对超低频交流的使用环境下使用效果有所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超低频交流放大增益电路。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低频交流放大增益电路,包括第一至第六电容,第一至第六电阻以及第一、第二放大器,其中,
电路的电压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相连接,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电容的一端、第一电阻的一端、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二放大器的正输入端相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一放大器的正输入端相连接,第一放大器的负输入端经过第四电容后分别与第三电阻的一端、第四电阻的一端相连接,第四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第二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二放大器的负输入端分别与第五电阻的一端、第六电阻的一端相连接,第六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第二放大器的上拉端依次经过第五电容、第二电容后接地,第二放大器的下拉端经过第六电容后接地,第二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第五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第五电容与第二电容的连接处还与第一外接电压端相连接,第一外接电压端的电压大小为+15V。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放大器的下拉端与第六电容的连接处还与第二外接电压端相连接,第二外接电压端的电压大小为-15V。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第二放大器的型号均为TL08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第六电容为极性电容。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超低频交流放大增益电路,解决了超低频交流电路的使用环境下,放大器增益不足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其中:C1至C6分别为第一至第六电容,R1至R6分别为第一至第六电阻,A1、A2分别为第一、第二放大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连接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超低频交流放大增益电路,包括第一至第六电容,第一至第六电阻以及第一、第二放大器,其中,
电路的电压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相连接,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电容的一端、第一电阻的一端、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二放大器的正输入端相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一放大器的正输入端相连接,第一放大器的负输入端经过第四电容后分别与第三电阻的一端、第四电阻的一端相连接,第四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第二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二放大器的负输入端分别与第五电阻的一端、第六电阻的一端相连接,第六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第二放大器的上拉端依次经过第五电容、第二电容后接地,第二放大器的下拉端经过第六电容后接地,第二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第五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晓冬,未经杨晓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036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