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细菌培养平板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01578.0 | 申请日: | 2016-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90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凌欣;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欣;王军 |
主分类号: | C12M1/34 | 分类号: | C12M1/34;C12M1/22 |
代理公司: | 济南千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2 | 代理人: | 左建华 |
地址: | 250013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细菌 培养 平板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细菌培养平板。
(二)背景技术
现在医院细菌室应用的培养平板通常为透明无刻度的PVC材料,在进行纸 片法药敏实验时,需要首先将纯培养的菌种均匀涂抹在平板上,然后向菌液上 黏贴药敏纸片,再将平板置于细菌培养箱培养若干小时后观察抑菌环的直径, 从而计算该菌种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程度,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这种传统的 培养平板在实际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黏贴药敏纸片时没有参照物,容易 导致各种抗生素纸片之间的距离大小不一,距离太小则会造成抑菌环直径测量 不准确,距离太大则会造成平板的浪费;二是平板上没有刻度,测量抑菌环的 直径时需要人工尺子测量;三是实验完成之后,平板上的细菌菌落计数费时费 力;四是传统的培养平板在使用时需要洗刷器皿、配制营养基以及严格灭菌, 前期准备工作耗时耗力。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方便实用、实验结果准确的细菌培养平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细菌培养平板,包括一圆形容器,在圆形容器的顶部开口处扣设有一 容器盖,在圆形容器的内侧底部设有一载体膜层,在圆形容器的外侧底面上设 有刻度圈,在容器盖上设有若干个用于观测的通孔,在容器盖的顶部外侧边缘 设有一凸圈,一顶盖卡设于所述凸圈内。
所述载体膜层为人造网状纤维。
所述圆形容器的材质为透明PVC材料。
所述刻度圈包括内圈组和外圈组,外圈组与内圈组之间间隔6mm,相邻内圈 或外圈的直径依次递增1mm。
所述内圈组包括22个内圈,所述外圈组包括11个外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细菌培养平板,内圈组和外圈组之间的区域 为黏贴药敏纸片的参照位置,避免了人工黏贴药敏纸片间距不均的现象,而且 在圆形容器外侧底面上设有刻度圈,方便观察抗生素抑菌实验时抑菌环的大小, 而不再需要用尺子测量。生产时,将培养液浸润在载体膜层中,在实验时即开 即用,不需再配制营养基,携带方便,省时省力。对菌落进行计数时,取下顶 盖,通过容器盖上的通孔进行菌落计数,将所有通孔的菌落数相加除以通孔数, 得到每个通孔的平均菌落数,用载体膜层的总面积除以通孔的面积再乘以通孔 的平均菌落数即可得到载体膜层菌落数,操作简单快捷。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圆形容器,2容器盖,3载体膜层,4通孔,5凸圈,6顶盖,7内 圈组,8外圈组。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图3中所示,该实施例包括一圆形容器1,在圆形容器1的顶部开 口处扣设有一容器盖2,在圆形容器1的内侧底部设有一载体膜层3,在圆形容 器1的外侧底面上设有刻度圈,在容器盖2上设有若干个用于观测的通孔4,在 容器盖2的顶部外侧边缘设有一凸圈5,一顶盖6卡设于所述凸圈5内。
所述载体膜层3为人造网状纤维。
所述圆形容器1的材质为透明PVC材料。
所述刻度圈包括内圈组7和外圈组8,外圈组8与内圈组7之间间隔6mm, 相邻内圈或外圈的直径依次递增1mm。
所述内圈组7包括22个内圈,所述外圈组8包括11个外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欣;王军,未经凌欣;王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015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钾明矾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钠明矾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