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以钢渣为阳极的同步产电和污水净化的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20092637.2 申请日: 2016-01-31
公开(公告)号: CN205368061U 公开(公告)日: 2016-07-06
发明(设计)人: 吴振斌;肖恩荣;周银;许丹;武俊梅;徐栋;贺锋;周巧红;张义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2F9/14 分类号: C02F9/14
代理公司: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代理人: 王敏锋
地址: 430072 湖***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钢渣 阳极 同步 污水 净化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钢渣为阳极的同步产电和污水净化的装置,通过垂直流人工湿地与微生物燃料电池耦合实现产电和污水净化。

背景技术

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气候问题等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以“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利用”为原则发展清洁能源和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开发、利用以太阳能、核能、风能、生物质能为主的清洁能源是替代传统能源,解决能源危机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未来能源发展的战略要求。

人工湿地(ConstructedWetland,CW)是模仿自然生态系统基础上的强化和改造,利用不同自然条件下水生生物多样性进行群落时空优化的污水净化系统,是最接近自然的人工生态系统之一(吴振斌,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科学出版社,北京,2008)。具有效率高、成本低、运行管理简单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生活污水、农村面源污染及湖泊污染防治。

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fuelcell,MFC)是利用微生物催化氧化有机物及无机物并且产生电能的装置,可以用于废水处理,且耗能低,近年来成为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

人工湿地与微生物燃料电池可通过湿地植物、微生物、基质、电极实现一体化的结合,形成人工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CW-MFC)的耦合系统,利用湿地植物光合作用转化太阳能为电能,可在净化污水的同时回收电能,将成为分散式持续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一种新模式,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目前,关于CW-MFC耦合系统的研究刚刚起步,其中电极的研究对于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功率密度及水质净化效能有着重要的意义。良好的电极构型需要为微生物提供尽量大的附着面积,同时实现有效的电子收集。现在已使用在CW-MFC系统中的电极材料主要有石墨毡、石墨板、颗粒活性炭(GAC)、不锈钢格网及碳纤维布。其中GAC被认为最适宜作为植物产电系统的阳极材料,其粒径小,表面粗糙,产电及污水净化性能较优(ArendsJ.B.A.,londeelV.,TennisonS.R.,BoonN.,VerstraeteW.,Suitabilityofgranularcarbonasananodematerialforsedimentmicrobialfuelcells,inJournalofSoilsandSediment,2012,pp.1197-1206.),但是,这种材料的价格相对较高,实用性不高。

钢渣,一种工业固体废物,排出量约为粗钢产量的15%-20%。钢渣主要由钙、铁、硅、镁和少量铝、锰、磷等的氧化物组成。主要的矿物相为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钙镁橄榄石、钙镁蔷薇辉石、铁铝酸钙以及硅、镁、铁、锰、磷的氧化物形成的固熔体,还含有少量游离氧化钙以及金属铁、氟磷灰石等,在理论上具备较大的磷吸附容量。目前钢渣用作CW-MFC系统阳极材料的研究国内外尚无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以钢渣为阳极的同步产电和污水净化的装置,将钢渣电极填埋到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同时与垂直流人工湿地相耦合,实现同步产电和污水净化的双重效用,提高阳极电子传输效率,降低电池内阻,提高了产电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以垂直流人工湿地结构为基础,通过填埋钢渣阳极层、生物阴极层,形成了微生物燃料电池和人工湿地相耦合的新型结构方法,该方法通过以钢渣作为电池阳极,提高阳极电子传输效率,降低电池内阻,从而提高了CW-MFC系统的产电性能;另一方面,通过钢渣对污水中磷的吸附,以及基质、微生物、植物根系对其他污染物的净化作用,可以强化CW-MFC系统的污水净化能力。

一种以钢渣为阳极的同步产电和污水净化的装置,包括底部非导电填料层、钢渣阳极层、电流收集器、上部非导电填料层、阴极层、导线、电阻箱及湿地植物,在垂直流人工湿地中从下至上依次设置底部非导电填料层、钢渣阳极层、上部非导电填料层和阴极层,钢渣阳极层中埋设电流收集器,电流收集器与阴极层分别通过导线与电阻箱连接组成闭合回路,湿地植物穿过阴极层种植在上部非导电填料层中,所述的底部非导电填料层厚度为3-20cm;钢渣阳极层厚度为5-25cm;上部非导电填料层厚度为10-30cm;阴极层厚度为3-15cm,所述的钢渣阳极层内电流收集器为不锈钢格网或石墨碳棒。

所述的底部非导电填料层及上部非导电填料层内填料为砾石、沸石、无烟煤、生物陶粒和石英砂中的1种或2至5种的任意组合,粒径为0.5-10m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926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