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自动回收海面垃圾船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91505.8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52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嘉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嘉强 |
主分类号: | B63B35/32 | 分类号: | B63B35/32;B65F1/10;B65F1/1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张月光;林伟斌 |
地址: | 524001 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自动 回收 海面 垃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回收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自动回收海面垃圾船,属于环保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方法包括传统的物理法和化学法,以及新生的生物处理法。但采用化学法常常会带来二次污染,而生物处理法其处理成本较高,且后续的重金属离子分离也较为复杂,因此采用物理法对污水进行回收成为人们研究的一个方向。现有的处理器大都是在对污水一次处理完毕就将水通入净水内储存,这样并不能够针对污水的浊度来进行循环处理,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智能自动回收海面垃圾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智能自动回收海面垃圾船,通过热感应器更好的辨别周围是否有垃圾以便系统自动前往垃圾处可有效地回收已发现垃圾,通过垃圾回收夹具将垃圾收回再将其用压缩装置经行压缩并通过传送带将垃圾放置在垃圾回收箱内,本实用新型可自动清理海面上的垃圾,结构简单,效率高,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自动回收海面垃圾船包括热感应器、船体、液压装置智能控制处、垃圾回收箱、传送装置、压缩装置、垃圾回收网、热感应接收器、PLC智能处理器、液压系统、传送带、垃圾压缩板和垃圾回收夹具,所述包括热感应器固定安装在船体尾部,所述船体上设有液压装置智能控制处,所述船体上固定安装有垃圾回收箱,所述垃圾回收箱与传送装置通过轴承连接,所述传送装置与压缩装置通过轴承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缩装置与垃圾回收夹具通过轴承连接,所述垃圾回收夹具内固定安装有垃圾回收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热感应器通过信号导线与热感应接收器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热感应接收器通过信号导线与PLC智能处理器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船体内固定安装有液压系统,所述传送装置上固定安装有传送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缩装置上固定安装有垃圾压缩板。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智能自动回收海面垃圾船,通过热感应器更好的辨别周围是否有垃圾以便系统自动前往垃圾处可有效地回收已发现垃圾,通过垃圾回收夹具将垃圾收回再将其用压缩装置经行压缩并通过传送带将垃圾放置在垃圾回收箱内,本实用新型可自动清理海面上的垃圾,结构简单,效率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智能自动回收海面垃圾船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智能自动回收海面垃圾船回收装置示意图;
图中标号:1、热感应器;2、船体;3、液压装置智能控制处;4、垃圾回收箱;5、传送装置;6、压缩装置;7、垃圾回收网;8、热感应接收器;9、PLC智能处理器;10、液压系统;11、传送带;12、垃圾压缩板;13、垃圾回收夹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自动回收海面垃圾船,包括热感应器1、船体2、液压装置智能控制处3、垃圾回收箱4、传送装置5、压缩装置6、垃圾回收网7、热感应接收器8、PLC智能处理器9、液压系统10、传送带11、垃圾压缩板12和垃圾回收夹具13,所述包括热感应器1固定安装在船体2尾部通过热感应器1可探测前方是活物还是死物便可有效地回收垃圾,所述船体2上设有液压装置智能控制处3可控制液压系统,所述船体2上固定安装有垃圾回收箱4可放置已回收的垃圾,所述垃圾回收箱4与传送装置5通过轴承连接可将回收好的垃圾通过传送带11传送,所述传送装置5与压缩装置6通过轴承连接可将回收好的垃圾通过垃圾压缩板12进行压缩在回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嘉强,未经张嘉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915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上救援设备
- 下一篇:一种沙地摩托车前轮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