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水中钢管桩入岩安装的浮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84000.9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9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徐荣会;唐俊;项进;黄忠睦;覃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7/28 | 分类号: | E02D7/28;E21B15/02 |
代理公司: | 南宁东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17 | 代理人: | 巢雄辉;卢玉恒 |
地址: | 530001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水中 钢管 桩入岩 安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设施,特别是一种能用于在水中对岩石、土层打钢管桩孔从而实现钢管桩安装的浮式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水中打岩石、土层钢管桩孔的施工是一项复杂繁琐的工序,目前这一施工普遍采用的是船式施工平台,但现有的船式施工平台施工稳定性不好、漂浮不定,施工质量难以控制;而且在一些狭长的河流上进行施工,由于场地有限,常常会面临船式施工平台上的施工机械无法摆设的困境,致使工作效率低下甚至工作无法开展,因此不能达到工期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稳定性好、整体移动便捷和能实现在水中入岩打孔锚固的用于水中钢管桩入岩安装的浮式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水中钢管桩入岩安装的浮式装置,包括平台,还包括:
纵向间隔固定在所述平台下面两侧的浮箱;
固定连接两侧浮箱的横向间隔设置的若干组桁架;
设在所述平台面板的四个角上且上端穿出所述平台、下端插入水中至地表岩中的四根液压支撑柱;
设在平台上用于提升或降低液压支撑柱的高度的液压控制器;
设在所述平台上面两根平行的纵向且垂直于平台两端的轨道;
设在两条轨道上并可沿着轨道移动的门架,所述门架包括分别设在两根轨道上的立柱、连接于立柱顶端之间的横梁和连接于立柱中部之间的中梁;
设在所述横梁上的用于吊运钢管桩护筒对位的吊装机构,以及固定在中梁上的包括钻杆和一次性合金刀环的钻孔机构,平台上设有提供给钻杆升降和对位的空槽位。
进一步的,若干组桁架间隔焊接于浮箱之间,将两个浮箱和桁架组成一体,再将平台焊接于浮箱与桁架的上面,使得平台和浮箱连接为一个整体。
进一步的,所述吊装机构为扒杆吊。
进一步的,所述钻孔机构包括动力头和钻杆,动力头固定在中梁上,钻杆上端与动力头连接,底端延伸至平台下方,钻杆底端连接有一次性合金刀环。
进一步的,所述平台是上面设有花纹的防滑钢板。
进一步的,所述浮箱为长方体的中空箱体,由厚度为10mm钢板密封焊接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平台上面的四周围设有栏杆。
进一步的,所述浮箱的一端设置有储渣器,储渣器通过管道吸附冲钻孔带出的孔渣;所述管道一端设于钻杆底部,顺着钻杆向上接至门架顶部,再顺着门架一侧立柱下至平台,另一端固定于储渣器中。
进一步的,所述的液压支撑柱为Φ500×500mm钢柱。
以上结构的用于水中钢管桩入岩安装的浮式装置,其承重系统是将方型钢筒两端用钢板密封焊接做成的浮箱,该浮箱的承重能力强,浮于水上,移动方便;平台采用花纹钢板与间隔的钢桁架一起,将两侧的大浮箱连接为一个整体,起到承载系统的作用;平台锚固系统由设在平台面板四个角上的四根液压支撑柱构成,能防止平台由于受波浪冲击及钻孔动荷载的影响而产生晃动,提高了桩基施工的精度,且工人在平台上工作也可保持平衡;当平台需要移动时,只需通过液压控制器将液压支撑柱提起,再使用船只将浮式装置拉到指定位置锚固即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搭设本实用新型的浮式装置仅需1小时,安装方便;(2)本实用新型可整体浮于水面上,且通过船只拉动即可实现整体移动,移动便捷,方便实现孔桩的对位;(3)采用本实用新型进行钻孔施工时,可以实现一边钻孔一边使钢管桩护筒顺着钻好的孔向下安装,对比于现在先埋钢管桩护筒再钻孔的常规钢管桩安装工艺,本实用新型将两工序有效的结合到一起,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4)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储渣器,将冲钻孔带出的孔渣通过管道运送至储渣器,减少了施工对水域带来的污染;(5)本实用新型节约了成本,缩短了施工工期,在工效、经济、环保等方面均比目前所采用的船式施工平台更趋于科学,符合发展趋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浮箱1,平台2,液压支撑柱3,门架4,扒杆吊5,动力头6,钻杆7,轨道8,桁架9,一次性合金刀环10,钢管桩护筒11,储渣器1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840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脚螺栓精确定位装置
- 下一篇:厢式半挂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