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起动用铅酸蓄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82406.3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9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国;谢旭东;王嘉盛;唐承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闽华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12 | 分类号: | H01M10/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442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动用 蓄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汽车起动用铅酸蓄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广泛使用,汽车起动电池一般为铅酸蓄电池,汽车起动用铅酸蓄电池在我国发展已有较长的时间了,铅酸蓄电池的电极主要由铅及其氧化物制成,电解液为硫酸溶液,铅酸蓄电池在放电状态下,正极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铅,负极主要成分为铅,充电状态下,正负极的主要材料均为硫酸铅,但是现有的汽车起动用铅酸蓄电池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维护,使用寿命短,可靠性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起动用铅酸蓄电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起动用铅酸蓄电池,包括电池壳体、上端盖、电池槽、负极板、正极板和分隔室,所述电池壳体的上端安装有上端盖,上端盖的顶部安装有三个单体状态指示器,所述上端盖的一端安装有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上端盖的内侧设有上绝缘减震垫,所述电池壳体的内部通隔板分为三个分隔室,且分隔室的底部设有下绝缘减震垫,所述分隔室内固定有相互间隔设的正极板和负极板,且三个分隔室内的正极板皆通过正极汇流排相互连接,三个分隔室内的负极板皆通过负极汇流排相互连接。
进一步,所述上端盖的一侧设有排气孔。
进一步,所述单体状态指示器的测试端位于分隔室内。
进一步,所述正极板的外表面涂覆有正极铅膏,负极板上涂覆有负极铅膏。
进一步,所述正极汇流排通过导线与正极端子电连接,负极汇流排通过导线与负极端子电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起动用铅酸蓄电池,通过在上端盖的一侧设置排气孔,保证密封滤气的效果,减少电解质中水的流失,从而可以减少维护次数,通过安装单体状态指示器,可以了解每个分隔室内电解质的单体质量情况,便于及时维护和保养,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通过在极板的上下端设置绝缘减震垫,提高电池的抗震能力,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中:1-电池壳体;2-上端盖;3-单体状态指示器;4-正极端子;5-负极端子;6-电池槽;7-隔板;8-负极板;9-正极板;10-负极汇流排;11-正极汇流排;12-下绝缘减震垫;13-分隔室;14-上绝缘汇流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汽车起动用铅酸蓄电池,包括电池壳体1、上端盖2、电池槽6、负极板8、正极板9和分隔室13,电池壳体1的上端安装有上端盖2,上端盖2的一侧设有排气孔,上端盖2的顶部安装有三个单体状态指示器3,单体状态指示器3的测试端位于分隔室13内,上端盖2的一端安装有正极端子4和负极端子5,上端盖2的内侧设有上绝缘减震垫12,电池壳体1的内部通隔板7分为三个分隔室13,且分隔室13的底部设有下绝缘减震垫14,分隔室13内固定有相互间隔设的正极板9和负极板8,正极板9的外表面涂覆有正极铅膏,负极板8上涂覆有负极铅膏,且三个分隔室13内的正极板9皆通过正极汇流排11相互连接,三个分隔室13内的负极板8皆通过负极汇流排10相互连接,正极汇流排11通过导线与正极端子4电连接,负极汇流排10通过导线与负极端子5电连接。
工作原理:通过将上端盖2与电池壳体1进行密封,并在上端盖2上设置排气孔,保证电池的密封滤气效果,同时通过隔板7将电池槽6分为三个分隔室13,在每个分隔室13内都设有单体状态指示器3的测试端,便于对分隔室13内的电解质的了解,且在分隔室13的底部和上端盖2的内侧设有绝缘减震垫,提高电池的抗震性。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闽华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闽华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824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支波导耦合器和波导内空间功率合成器
- 下一篇:卷绕式梯形电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