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钻机转向助力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74883.5 | 申请日: | 2016-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7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俎鹏辉;魏运良;邓彦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06 | 分类号: | B62D5/06;B62D5/08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王顕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开发***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钻机 转向 助力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向助力系统,尤其是一种车载钻机转向助力系统。
背景技术
国内外车载钻机,是集大型运输车辆、钻井、修井设备于一体的大型石油 专用设备。主要分为钻机行走工况(简称:台下)和钻机作业工况(简称:台 上)。它们共用同一台发动机为动力。台下的功能是将钻机运移至钻井现场进行 钻井作业,钻机被运移到现场后,90%以上时间执行台上钻井作业工况,台下不 再使用,这时台下的液压转向助力功能,还在同一台发动机带动下一直处于工 作状态。此不必要的状态会有多处弊端:1、不必要的增加发动机的负荷和功率 消耗。2、90%的时间台下液压助力系统处于不必要的憋压状态。3、液压助力系 压元件,用寿命缩短,增加故障发生率。4、载车转向系统安全系数降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减轻发动机的负荷且安全系 数高的车载钻机转向助力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气控系统和液压助力系统;
所述气控系统包括气泵和工况选择阀,所述气泵通过气管线与所述工况选 择阀输入端连接,所述工况选择阀输出端可切换选择地分别与钻机作业工况气 路和钻机行走工况气路通过气管线连接;
所述液压助力系统包括液压油箱、通过出油管线和回油管线与液压油箱连 接的方向机随动阀以及与方向机随动阀连接的转向助力缸,所述出油管线上设 有截止阀和液压泵,所述出油管线和回油管线之间设有溢流阀,所述出油管线 伸入到液压油箱内的端部还设有滤芯,所述回油管线上设有单流阀;
所述出油管线上还设有一单气二位三通阀,其中所述单气二位三通阀上的 Ⅰ口和Ⅱ口连接在出油管线上,该单气二位三通阀上的Ⅲ口通过油路管线与回 油管线连接,所述单气二位三通阀上的Ⅰ口可切换选择地分别与Ⅱ口和Ⅲ口连 通,所述工况选择阀和钻机行走工况气路之间的气管线上还通过一气路控制管 线与所述单气二位三通阀连接以实现气控系统对单气二位三通阀油路切换的控 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降低了发动机功率消耗,减少燃油消耗。
2.避免了钻机不行走时,液压转向助力系统憋压状态。
3.提高了方向机及液压元件使用寿命。
4.车载钻机转向系统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车载钻机转向助力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车载钻机转向助力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的车载钻机转向助力系统包括气控系统和液压助力系 统。
所述气控系统包括气泵1和工况选择阀2,所述气泵1通过气管线与所述工 况选择阀2输入端连接,所述工况选择阀2输出端可切换选择地分别与钻机作 业工况气路3和钻机行走工况气路4通过气管线连接。
所述液压助力系统包括液压油箱5、通过出油管线和回油管线与液压油箱5 连接的方向机随动阀6以及与方向机随动阀6连接的转向助力缸7,所述出油管 线上设有截止阀8和液压泵9,所述出油管线和回油管线之间设有溢流阀10, 所述出油管线伸入到液压油箱5内的端部还设有滤芯11,所述回油管线上设有 单流阀12。
所述出油管线上还设有一单气二位三通阀13,其中所述单气二位三通阀13 上的Ⅰ口和Ⅱ口连接在出油管线上,该单气二位三通阀13上的Ⅲ口通过油路管 线与回油管线连接,所述单气二位三通阀13上的Ⅰ口可切换选择地分别与Ⅱ口 和Ⅲ口连通,所述工况选择阀2和钻机行走工况气路4之间的气管线上还通过 一气路控制管线与所述单气二位三通阀13连接以实现气控系统对单气二位三通 阀13油路切换的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利用钻机气泵1为气源,通过钻机气路工况选择阀2,控制液压助力系统的 单气二位三通阀13,通过单气二位三通阀13,改变液压助力系统液路的流向, 在不需要转向助力时,避开不必要的憋压,从而提高液压元件使用寿命,减少 故障发生率和减轻发动机的负荷。主要方式:气控液方式。详述如下:
1)系统的气泵1和液压泵9由同一台发动机带动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748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架Y型横梁
- 下一篇:一种装卸建筑材料的手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