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陆两栖吸沙船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69448.3 | 申请日: | 2016-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730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管德兴;邵飞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金德钢结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F3/00 | 分类号: | B60F3/00;B62D55/18;B63B35/00;B63H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陆 两栖 沙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中清洁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陆两栖吸沙船。
背景技术
抽沙船也称作吸沙船,是利用吸沙泵作为取沙主要部件,利用吸沙泵的吸力把水下的河沙或污泥吸引而上后由上排沙管排到指定位置。此机械适用于水库,大江大河,人工湖,沿海港口的清淤和取沙工程。设计新颖,操作简便,效率高,适用于河道疏浚、湖泊水库清淤、围海造田、港口码头清理、抽砂等。该设备由船体、输送系统、进水系统、排空系统等组成,输送系统包括动力、离合器、泥浆泵等,排空系统包括高压水泵、抽真空装置等。但是一般的吸沙船都是通过普通的履带实现行走,适用于陆地和较浅的水中作业,不适用于较深的水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水陆两栖吸沙船。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水陆两栖吸沙船,包括空心履带、泥沙排放管、船舱、潜水吸沙泵,所述空心履带上设计有所述船舱,所述船舱前方是驾驶室,所述船舱前端设计有机械臂,所述机械臂上方设计有驱动液压缸,所述机械臂侧面设置有所述泥沙排放管,所述机械臂端部设计有所述潜水吸沙泵,所述船舱尾部安装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旋转马达上的齿轮连接,所述旋转马达连接螺旋桨。
上述结构中,在所述驾驶室中操纵,控制所述潜水吸沙泵吸沙,通过所述泥沙排放管排放到船后的水中,在陆地上或较浅水中,将所述螺旋桨抬起,通过所述空心履带行走,在深水中时,控制所述船舱中的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驱动齿轮,继而驱动所述旋转马达侧面的齿轮,将所述螺旋桨旋转入水中并驱动其转动,从而驱动船体前进。
为了进一步提高抽沙效率,所述船舱安装在所述空心履带上方的底座中央,所述驾驶室与所述船舱设计为一体,所述机械臂铰接在所述船舱前端。
为了进一步提高抽沙效率,若干所述驱动液压缸与所述机械臂对应点铰接,所述泥沙排放管沿着所述机械臂绑在其侧面,所述潜水吸沙泵通过铰链铰接在所述机械臂端部,同时与所述泥沙排放管密封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抽沙效率,所述驱动齿轮内外侧分别与所述船舱内部的驱动机和所述旋转马达上的齿轮连接,所述螺旋桨通过传动轴与所述旋转马达连接。
有益效果在于:能够实现水陆两栖,履带里面是空腔,所以能漂在水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水陆两栖吸沙船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水陆两栖吸沙船的螺旋桨的主视图。
1、空心履带;2、泥沙排放管;3、船舱;4、驾驶室;5、机械臂;6、驱动液压缸;7、潜水吸沙泵;8、驱动齿轮;9、旋转马达;10、螺旋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水陆两栖吸沙船,包括空心履带1、泥沙排放管2、船舱3、潜水吸沙泵7,空心履带1上设计有船舱3,船舱3前方是驾驶室4,船舱3前端设计有机械臂5,机械臂5上方设计有驱动液压缸6,机械臂5侧面设置有泥沙排放管2,机械臂5端部设计有潜水吸沙泵7,船舱3尾部安装有驱动齿轮8,驱动齿轮8与旋转马达9上的齿轮连接,旋转马达9连接螺旋桨10。
上述结构中,在驾驶室4中操纵,控制潜水吸沙泵7吸沙,通过泥沙排放管2排放到船后的水中,在陆地上或较浅水中,将螺旋桨10抬起,通过空心履带1行走,在深水中时,控制船舱3中的驱动装置驱动驱动齿轮8,继而驱动旋转马达9侧面的齿轮,将螺旋桨10旋转入水中并驱动其转动,从而驱动船体前进。
为了进一步提高抽沙效率,船舱3安装在空心履带1上方的底座中央,驾驶室4与船舱3设计为一体,机械臂5铰接在船舱3前端,若干驱动液压缸6与机械臂5对应点铰接,泥沙排放管2沿着机械臂5绑在其侧面,潜水吸沙泵7通过铰链铰接在机械臂5端部,同时与泥沙排放管2密封连接,驱动齿轮8内外侧分别与船舱3内部的驱动机和旋转马达9上的齿轮连接,螺旋桨10通过传动轴与旋转马达9连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金德钢结构有限公司,未经南通金德钢结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694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装在床垫里的平面发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气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