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吊顶安装的F型卡槽及其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68045.7 | 申请日: | 2016-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01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姚璐;陈辉;赵继刚;王红宾;陈虹;孟庆新;郑臣伦;唐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工博海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9/04 | 分类号: | E04F19/04;E04B9/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吊顶 安装 型卡槽 及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材,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吊顶安装的F型卡槽及其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在石膏板吊顶施工中为保证安装效果,通常做法是在吊顶与墙面交接部分预留10mm×10mm凹槽,可释放吊顶内应力防止收缩变形产生裂缝,并可保证使吊顶安装更易整齐,提高施工效率。同时掩盖吊顶及墙角的边角损伤,并且保护边角免再受损伤,易于清洁卫生。
一般施工会考虑在凹槽部位使用铝合金u型卡槽。我们在施工中发现铝合金u型卡槽安装存在固定不牢固、容易变形、不易顺直,该做法费时费工,给现场带来了不小的施工难度,并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位移变形的F型卡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吊顶安装的F型卡槽,包括底面板,所述底面板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底面板的中部位置设置有第二连接板,所述底面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构成的整体的横截面呈F型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底面板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底面板的中部位置设置有第二连接板,底面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构成的整体的横截面呈F型设置,F型卡槽安装快捷且操作简便,使得吊顶时省时省工,F型卡槽与石膏板之间固定牢固,不易脱漏且较一般卡槽刚度大、不易变形,使得吊顶后不会出现隐患。
作为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底面板穿过第二连接板的长度大于位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的长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面板穿过第二连接板的长度大于位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的长度,且大于长度为1—2倍,使得底面板面积适中,能够有效的分担底面板所承受的压力,使其不易折断,而且底面板长度适中不会因为过长而产生浪费材料且体积适中方便运输和携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吊顶安装的F型卡槽的安装结构,其具有释放吊顶内应力防止收缩变形产生裂缝的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吊顶安装的F型卡槽的安装结构,包括上述的F型卡槽,还包括第一石膏板、第二石膏板和侧面板,所述底面板包括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所述第二面板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所述第二面板位于所述第一面板在第二连接板的相对位置,所述第二面板位于所述第一石膏板和所述第二石膏板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F型卡槽还包括第一石膏板、第二石膏板和侧面板,所述底面板包括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所述第二面板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所述第二面板位于所述第一面板在第二连接板的相对位置,通过上述设置,第二面板位于所述第一石膏板和所述第二石膏板之间,能够有效的释放吊顶内应力防止收缩变形产生裂缝,并可保证使吊顶安装更易整齐,提高施工效率。
作为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第一面板完全贴合与所述第一石膏板和第二石膏板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面板完全贴合与所述第一石膏板和第二石膏板之间,使得第一面板能够有效与第一石膏板和第二石膏板固定,使其不易出现脱落等情况。
作为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第一石膏板和第二石膏板之间通过固定件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石膏板和第二石膏板之间通过固定件固定,固定件具有良好的固定效果,使第一石膏板和第二石膏板之间的缝隙较小,能够有效的夹紧第一面板。
附图说明
图1为F型卡槽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F型卡槽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1、第一面板;2、第二面板;3、第一连接板;4、第二连接板;5、第一石膏板;6、第二石膏板;7、侧面板;8、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一种可防止卡槽位移变形的F型卡槽,图2为F型卡槽仰视图,底面板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板3,所述底面板的中部位置设置有第二连接板4,所述底面板、第一连接板3和第二连接板4构成的整体的横截面呈F型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工博海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建工博海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680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