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数据超高频输出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66044.9 | 申请日: | 2016-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30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邓练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大横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1/06 | 分类号: | H01B11/06;H01B7/1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诺正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36 | 代理人: | 邹蓝;沈艳尼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超高频 输出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号传输线,尤其涉及一种大数据超高频输出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数字通信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因此对于数据的 传输速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数据电缆通常由于在使用时造成对线分布位 置随意,结构松散,影响数据传输的特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称方式设置对线及接地线, 具有较强抗干扰的大数据超高频输出电缆。
为实现上述目的,所述大数据超高频输出电缆包括:由外到内依次设置的 外护层、包带层及屏蔽层;
包裹在多个传输子线外围的用于固定传输子线的包覆层;
位于包覆层中心处的接地线;
多个所述传输子线的中心位于以所述接地线为中心的圆弧上,且相邻两个 所述传输子线之间的弧长相等。
其中,所述传输子线包括两个线芯,两个线芯螺旋交叠。
其中,所述包覆层为碳纤维布,所述碳纤维布缠绕在所述多个传输子线的 外围,从而将所述多个传输子线包裹。
其中,所述传输子线具有4条。
本实用新型所述传输子线采用中心对称的方式绕所述接地线排布,保证了 高频数据在传输的过程中,相对接地线的磁场的对称,减少了传输子线之间的 电磁干扰,提高了数据传输特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实用 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大数据超高频传输电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外护层;20、包带层;30、屏蔽层;40、包覆层;50、传输子线; 501、线芯;60、接地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实 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所述大数据超高频输出电缆包括:由外到内依次设置的外护 层10、包带层20及屏蔽层30。
所述外护层10为聚氨酯弹性体,主要起到保护作用。
所述包带层20为纤维布,所述屏蔽层30为双面铝箔。
所述大数据超高频输出电缆还包括:包裹在多个传输子线外围的用于固定 传输子线的包覆层40、接地线60;所述包覆层40为碳纤维布,所述碳纤维布缠 绕在多个传输子线50的外围,从而将所述多个传输子线50包裹。
所述接地线60位于包覆层40中心处。
其中,多个所述传输子线50的中心位于以所述接地线60为中心的圆弧上, 且相邻两个所述传输子线50之间的弧长相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传输子线50以接地线60为中心设置,且多个传输子 线50对称设置在接地线60的周围,这样的话,多个传输子线50在传输高频数据 的同时保证了相邻的传输子线50之间的磁场的对称分布,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 特性。
其中,所述传输子线50包括两个线芯501,两个线芯501螺旋交叠。利用螺 旋交叠的方式排布,可以减少电容效应。
其中,所述传输子线50具有4条,当然所述传输子线50可以为其他多条, 当为其他多条的时候,所述传输子线50均匀设置在以接地线60为中心的圆弧 上。
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 方案和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 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大横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大横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660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合金电缆绞线设备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传输高频信号的对称传输线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