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讯号缆线的夹掣固定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65135.0 | 申请日: | 2016-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55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许万昌;大卫·罗伯特·艾略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和丰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9 | 分类号: | H01R13/59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赵郁军;程凤儒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讯号 缆线 固定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讯号缆线的夹掣固定器,主要是针对一般讯号缆线在 进行户外拉设配置时所面临的定位需求,通过其结构的创新,使其在夹掣讯号 缆线的稳固性提升外,更能视施工环境选择以不同方式及部位实施固定,同时 得以作多层插嵌堆叠定位与多角度调整,赋予其更灵活而多变的实施,使具有 更佳的产业利用性与实用价值。
背景技术
按,一般无线通讯基座架设、有线电视、宽频网路的讯号缆线(CABLE) 在拉设作业配置上,为了取得讯号缆线拉设的稳固定位效果,会使用专用的夹 具作为讯号缆线的夹持与固定,但是因为此类夹具多应用局部小弹片内凹的方 式来调节及夹持讯号缆线,但由于其包覆性小且弹片常呈尖锐状,导致其在自 然环境中因受风力的影响而容易摇摆且易刮伤讯号缆线,严重影响讯号的传输 品质,甚至造成传输故障问题,实有必要设法加以解决改善。
另外在讯号缆线拉设至铁塔、基地台的基座或建筑物周遭无管路的素面墙 壁环境时,一般采用单一或单向的夹持固定器、绑固束带、管线夹的固定方式, 不见得能适用于所有的作业环境及需求,在针对同时有多条讯号缆线必须平行 拉设或是不同的讯号缆线可能必须交迭的情况下,目前并无理想的解决方案, 实有必要一并设法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目前在讯号缆线的拉设配置上所使用的固定器,未能有效维持讯号 缆线的稳定性,且容易造成讯号缆线的损害,影响其传输品质,同时在特殊的 环境中及面临特定的拉设需求时,未能提供理想的解决方案,发明人特着手进 行研发,基于其从事相关行业的多年经验与技术,进而研创出本实用新型的夹 掣固定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讯号缆线的夹掣固定器,其整体呈ㄇ型,于夹掣固定器的顶面中心部 位制设有一多角型嵌插孔,而其两侧片由近顶段相对内折夹靠后,延设成型一 对用以夹掣讯号缆线的弧凹夹槽,在弧凹夹槽的两端分别延设各有一对开口尺 径较大而呈外张状的夹导片,在两对夹导片间由弧凹夹槽的导入端续延设成型 一对倒勾弹弧片,该对倒勾弹弧片具有错离弧凹夹槽的弧曲部,且该对倒勾弹 弧片与该两对夹导片间制设为隙槽而呈力量分流、区隔独立形态,该对倒勾弹 弧片的端部较两对夹导片突出,并制设呈两侧卡爪形态,令该对倒勾弹弧片得 以独立运作,以便选择性地插嵌堆叠定位于另制的固定座、固定片上。
进一步的,
所述夹掣固定器在其两侧片靠顶缘处,贯设有一对插隙槽,于该插隙槽供 穿置金属管束或束带以绑束方式固定。
所述夹掣固定器在其弧凹夹槽的导入端两端分别制设有卡凸点,该卡凸点 用于限位讯号缆线而使其不轻易脱出所述弧凹夹槽的夹掣状态。
所述夹掣固定器在其顶面中心部位所制设的所述多角型嵌插孔,为八角型 孔,供复数个夹掣固定器采多层堆叠与多角度调整功能。
所述夹掣固定器,由ㄇ型金属板片一体冲制成型。
所述夹掣固定器于其顶面所制设的所述多角型嵌插孔的每一边向内冲折 成型嵌卡唇片,并于相邻的嵌卡唇片间形成隙卡槽,所述倒勾弹弧片端部的两 侧卡爪与倒勾弹弧片呈垂直关系,使两夹掣固定器插嵌堆叠定位时,所述倒勾 弹弧片的两侧卡爪得卡掣于嵌卡唇片两侧的隙卡槽,以取得锁定角度、卡固紧 密。一种讯号缆线的夹掣固定器,主要是利用ㄇ型金属板片所冲制成型,于其 两侧片近顶段向内冲折夹靠后,延设成型一对用以夹掣讯号缆线的弧凹夹槽, 并在弧凹夹槽的导入端两端分别冲设有卡凸点,用以限位讯号缆线而使其不轻 易脱出,而在该对弧凹夹槽的两端分别延设有两对外张状的夹导片,方便讯号 缆线套入及赋予适当的弹性压缩夹掣效能,又在两对夹导片间是由弧凹夹槽的 导入端续延设成型一对倒勾弹弧片,且该对倒勾弹弧片与该两对夹导片间制设 为隙槽而呈力量分流、区隔独立形态,令该对倒勾弹弧片得以独立运作,以便 选择性地插嵌定位于另制的固定座、固定片上,以取得夹掣固定器与讯号缆线 的定位、全面性的包覆效果,又在夹掣固定器的顶部制设有一多角型嵌插孔, 以及在两侧片靠顶缘处贯设有一对插隙槽,据以除了视作业环境选择直接或间 接地将夹掣固定器固组于适当物件,并得以讯号缆线的拉设配置需求而作多层 插嵌堆叠定位与多角度调整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和丰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万和丰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651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