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硫磺回收余热利用节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60038.2 | 申请日: | 2016-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22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孟繁莹;王惠;林洋;翟晓航;王维;安文海;林罡明;张天成;于振波;张笑非;李伟英;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抚顺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6 | 分类号: | F23G7/06;F22B1/18;C01B17/16 |
代理公司: | 抚顺宏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2 | 代理人: | 李壮男 |
地址: | 113122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硫磺 回收 余热 利用 节能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余热锅炉术领域,具体涉及硫磺回收系统的余热利用节能装置。
二、背景技术
在炼油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当这些有毒有害气体直接 排放到大气中后,不仅对人体健康有所损害,还会造成大气污染,严重破坏自然环境。为了 保护自然环境,我们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比如对炼油过程中产生的硫化氢等有毒有害 气体进行一系列的脱硫转化,最后使排放到大气中的含硫的有毒有害气体含量降到最低。 在此基础上为了节能,把尾气回收再利用,进行有效的热能转换,把水转化为水蒸气,再把 水蒸气用于不同的用途,还能把尾气再次燃烧、脱硫,使最后通过烟囱排出的尾气含硫量更 少,更环保。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硫磺回收余热利用节能装置,利用燃烧硫磺回收尾 气加热水,使之升华为蒸汽,再把蒸汽用在工业生产或生活供暖等其他用途,最终实现余热 回收,节能环保。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硫磺回收余热利用节能装置包括燃烧室和余热锅 炉,燃烧室由壳体、耐火材料和保温钉组成,在燃烧室上有尾气入口和排污口。本实用新型 将燃烧室与余热锅炉直接连接,燃烧室的尾气出口连接余热锅炉的管程入口。在燃烧室内 设置有花墙。
工作过程为:硫磺回收尾气(主要成分为H2S)经一系列的脱硫转化回收的过程气 进入燃烧室,在燃烧室内充分燃烧:
2H2S+3O2点燃2SO2+2H2O
SO2+H2O==H2SO3
硫磺回收尾气充分燃烧后,亚硫酸等液体通过排污口排出,剩余气体通过花墙均 匀的进入尾气余热锅炉锅筒管程。余热锅炉为自然循环的尾气余热锅炉,由锅筒及汽包两 个设备组成,两个设备通过上升管及下降管连接。锅筒由管板,壳体,管箱,上升管组成,尾 气进入锅筒管程。汽包由封头,壳体,水进口及分配器,下降管,蒸汽出口及除水器组成。
高压水及水蒸气通过进口分配器均匀的进入汽包内,再经3个下降管均匀的到达 锅筒壳程(为与管内的尾气均匀有效的进行换热),为防止水在下降管口处产生涡流,从而 导致有气体进入锅筒,因此在余热锅炉的下降管管口处设置防涡流挡板,以防止涡流的产 生。
管内的高温过程气与管外的水进行热交换,当水吸收过程气的热量,就会有水不 断的变成水蒸气经上升管到达汽包,由于蒸汽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得多,因此两者的密度 差形成了水的自然循环,此时水蒸气到达汽包后,由蒸汽出口处的除水器再次将汽水分离, 使排出的蒸汽纯度更高,而被分离的水再次经过自然循环,将水变成水蒸气。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在燃烧室中增加了花墙,根据不同温度、不同的燃气量选择不同的花墙形式,以便 充分燃烧后的气体更均匀的进入尾气余热锅炉的管程。还在尾气余热锅炉汽包的下降管管 口处增加了防涡流挡板,从而防止涡流产生,并防止气体进入锅筒内。
在炼油过程中产生的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进行一系列的脱硫转化后,再经过本 实用新型的燃烧室再次充分燃烧,使有毒有害气体分解、脱硫,最后利用尾气余热锅炉的自 然循环将硫磺回收尾气再次利用,进行热能交换,使水转化成蒸汽,节能,环保。装置本身具 有换热面积大,运行和维修简单,占地面积小的优点。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燃烧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余热锅炉的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硫磺回收余热利用节能装置包括燃烧室1和余热锅炉2,燃烧室1由壳体1-1、耐火 材料1-2和保温钉1-3组成,在燃烧室1上有尾气入口1-4和排污口1-5,燃烧室1与余热锅炉2 一体化连接,燃烧室1的尾气出口连接余热锅炉2的管程入口。在燃烧室1内设置有花墙1- 6。余热锅炉2为自然循环的尾气余热锅炉,在余热锅炉2的锅筒2-1上面有汽包2-2,锅筒2-1 与汽包2-2通过上升管2-3和下降管2-4相连接。在余热锅炉2的下降管2-4管口处设置防涡 流挡板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抚顺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抚顺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600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粉锅炉底部旋转式收尘设备
- 下一篇:污泥回转燃烧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