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机肥料挤压造粒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56472.3 | 申请日: | 2016-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883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润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22 | 分类号: | B01J2/22;B01J2/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0 安徽省淮南市凤***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肥料 挤压 造粒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有机肥料挤压造粒机。
背景技术
有机肥料经动物粪便和农作物秸秆发酵制得,发酵后的有机肥料比较松 散,秸秆纤维较长,里面除了肥料外,粪便里还含有石子、瓦块、玻璃碎片 等各种杂物,这种肥料一般要进行分类处理,除掉杂物,然后将块状物打碎 过筛,再经过压实、造成颗粒并抛圆干燥,得到有机颗粒肥料,以适合施肥 机对肥料形体的要求,然后施入农田。目前在有机肥料造粒工序中,常存在 颗粒松散难以成型、机械化程度不够导致效率低下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机肥料挤压造粒机,该装置能够自动将 有机肥料挤压造粒,所造颗粒密度大且匀实,颗粒成型性好,不易开散,造 粒效率高,免去了人工劳动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有机肥料挤压造粒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在机架上安有机壳, 机壳上方与进料斗相连,下方为出料口,在机壳内安有第一组挤压造粒辊, 第一组挤压造粒辊下方安有第一组打散器,第一组打散器下方安有第二组挤 压造粒辊,第二组挤压造粒辊下方安有第二组打散器;所述第一组挤压造粒 辊和第二组挤压造粒辊均由两个挤压转动轴组成,每个挤压转动轴表面上留 有半球形凹槽阵列,两个挤压转动轴相向转动并且使两个挤压转动轴上的半 球形凹槽阵列相互贴合;所述第一组打散器和第二组打散器均由两个打散转 动轴组成,在打散转动轴上沿径向伸展有打散棒,两个打散转动轴相向转动 并且使两个打散转动轴上的打散棒相互交叉。
优选的,所述挤压转动轴表面上的半球形凹槽阵列内的半球形凹槽沿挤 压转动轴的圆周均匀分布,并且沿挤压转动轴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打散转动轴上的打散棒沿打散转动轴的长度方向间隔排 列。
更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组打散器与第二组挤压造粒辊之间安有收拢罩, 收拢罩上方的入口与所述机壳相连接,收笼罩的出口对准第二组挤压造粒辊 的两个挤压转动轴交界处。
上述技术方案中,挤压转动轴相向转动能够将有机肥料挤压入半球形凹 槽内,两个半球形凹槽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球形,这样有机肥料就被压成球形 颗粒,不同的球形颗粒之间只有微弱粘连,被下面的打散器很容易打散变成 各个独立的球体颗粒,在收拢罩作用下直接进入下一组挤压转动轴,被重新 挤压后再次打散成球状颗粒,两次挤压能够有效增大颗粒密度和坚实性,使 颗粒成型牢固,不易破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机架20上安有机壳35,机壳上方与进料斗21相 连,下方为出料口33,在机壳35内上部安有第一组挤压造粒辊,包括挤压转 动轴23和挤压转动轴24,在这两个挤压转动轴上绕圆周均匀排布有半球形凹 槽25,半球形凹槽25沿两个挤压转动轴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挤压转动轴表 面上的所有半球形凹槽组成了半球形凹槽阵列。两个挤压转动轴在减速器34 的带动下相向转动,两个挤压转动轴上的半球形凹槽随着转动相互贴合后又 分开,贴合时压入有机肥料成球形,分开时各个球形颗粒间形成薄片状连接, 薄片状连接由两个挤压转动轴之间的缝隙压出,落下后被下方的第一组打散 器打散成分离的颗粒。第一组打散器由打散转动轴26和打散转动轴27组成, 上面安有打散棒28,打散棒28沿两个打散转动轴的径向伸展,并且沿打散转 动轴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两个打散转动轴相向转动时,其上的打散棒相互 交叉,可以将从上面下来的薄片状连接打散。
在第一组打散器下方还安有第二组挤压造粒辊,第二组挤压造粒辊由挤 压转动轴29和挤压转动轴30组成,其上均留有半球形凹槽阵列,结构和工 作原理与挤压转动轴23、24相同,实现对落下的颗粒原料再次挤压造粒。第 二组挤压造粒辊下方为第二组打散器,由打散转动轴31和打散转动轴32组 成,其上均安有打散棒,结构和工作原理与第一组打散器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润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淮南润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564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