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机线缆模组及具有该电机线缆模组的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53545.3 | 申请日: | 2016-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775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邱健达;颜学力;刘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50 | 分类号: | H02K3/5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谢志为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线缆 模组 具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线缆模组及具有该电机线缆模组的电机。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电机中绕组并联支路多数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1)直接从并联支路引出多根漆包线至电机外,再将所述多根漆包线与电源线连接;(2)通过印刷线路板实现并联支路电路。
然而,上述两种方式存在一些缺陷。如采用印刷电路板实现并联支路时,由于印刷线路板厚度的限制不太适合大电流的应用;而直接从并联支路引出多根漆包线的话,所述漆包线的柔韧性较差,不方便固定在电机上,容易造成所述漆包线的剐蹭损伤或者焊点松脱。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安全牢固的电机线缆模组及具有该电机线缆模组的电机。
一种电机线缆模组,该模组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至少一个进线端以及至少一个出线端;
多组绕组线,包括至少一组输入线及至少一组输出线;
所述至少一组输入线从所述至少一个进线端穿入并与所述至少一组输出线连接,所述至少一组输出线从所述至少一个出线端穿出,其中每根输入线与至少两根输出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一个所述进线端和两个所述出线端。
进一步地,所述输入线的数目为三根,所述输出线的数目为六根,每两根所述输出线并联连接于一根所述输入线,并且连接于同一根所述输入线的两根所述输出线从同一个所述出线端或分别从两个所述出线端穿出。
进一步地,与三根输入线中放置在中间位置的一根所述输入线连接的两根所述输出线分别从所述两个出线端穿出,其余连接于同一根所述输入线的两根所述输出线从同一个所述出线端穿出。
进一步地,所述输入线与所述输出线通过焊接方式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通过注塑成型,并将所述输入线和所述输出线的连接部位包覆在其中。
进一步地,所述输入线与电源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输出线和电机的线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输入线和所述输出线为硅胶线。
进一步地,所述输入线的直径大于所述输出线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安装部,用于固定所述电机线缆模组。
进一步地,所述进线端两旁分别设置一安装部。
一种电机,该电机包括电机本体和所述的电机线缆模组,所述电机线缆模组设置于所述电机本体内部并通过输入线与电源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线缆模组包括安装部,所述电机本体内设置配合部,所述电机线缆模组通过所述安装部和所述电机本体内的配合部的配合而固定于所述电机本体内。
进一步地,该电机为无刷电机。
上述电机线缆模组,所述输入线从所述壳体的进线端穿入后与所述输出线连接,所述输出线从所述壳体的出线端穿出。如此,使所述输入线与所述输出线连接于所述壳体内部,达到了固定所述绕组线的效果。有效的避免了在所述绕组线作为引出线连接电机线圈时焊点容易松脱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电机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电机线缆模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电机线缆模组截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535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壳伺服电机用的分体式罩壳
- 下一篇:一种密封防水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