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耐高温型机车车辆多芯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51289.4 | 申请日: | 2016-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29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鲁维杰;乐先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巢湖海兴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H01B7/04;H01B7/17;H01B7/29;H01B7/295;H01B5/08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程笃庆;黄乐瑜 |
地址: | 238335 安徽省芜湖市无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高温 机车车辆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高温型机车车辆多芯电缆。
背景技术
电缆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配套产业,广泛应用于电力工业、数据通信业、城市轨道交通业、汽车业以及造船等行业。
随着我国高铁技术的发展,对于适用于高速动车组项目以及广泛使用于地铁、城轨车辆的电缆的性能要求也不断提高。由于受到机车结构及空间的限制,机车车辆中所使用的电缆需要有足够的柔软性来适应机车车辆以便于电缆的安装。同时安装在机车内电缆还要有足够的耐温强度,使其满足机车内部分高温耐高温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耐高温型机车车辆多芯电缆。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耐高温型机车车辆多芯电缆,包括缆芯、隔离层和护套层;
缆芯由多根线芯经绞合形成,且其中心层的线芯数量为2-4根,外层的线芯数量为8-10根;缆芯外周包覆由无卤聚酯材料制成的隔离层,隔离层的外周包覆有护套层;
线芯包括导体和绝缘层,且该绝缘层包覆在导体的外周。
优选的,该缆芯的中心层线芯的数量为3根,其外层的线芯数量为9根。
优选的,导体为五类镀锡铜丝经绞合而形成的软导体。
优选的,五类镀锡铜丝的绞制方式为正规绞合。
优选的,绝缘层的厚度为0.2-0.55mm。
优选的,该绝缘层由聚醚醚酮工程塑料制成。
优选的,护套层由低烟无卤材料挤包在隔离层的外周制成。
优选的,隔离层由带状的无卤聚酯材料绕包在缆芯的外周形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耐高温型机车车辆多芯电缆,通过将多个线芯经绞合后制成缆芯,在该绞制结构中,中心层线芯的数量为2-4根,外层线芯的数量为8-10根,如此,通过对线芯数量的限制,可以既保证电缆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同时还能够保证电缆的重量不会过大。通过绞制,可以提高电缆的柔软性,使其便于安装到机车内。通过在导体的外周设置绝缘层,且绝缘层采用聚醚醚酮工程塑料,由于醚醚酮工程塑料的电阻较高,介质损耗较小,导体最高长期允许使用温度可达260℃,电性能稳定,成品电缆耐温等级达到200-260℃,提高了电缆的载流量和电缆过载能力。护套层和隔离层均使用无卤聚酯材料制成,能够满足机车电缆低烟、无卤、阻燃、耐油、耐温等方面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耐高温型机车车辆多芯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耐高温型机车车辆多芯电缆所公开的线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耐高温型机车车辆多芯电缆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缆芯1、隔离层2和护套层3。
缆芯1由多根线芯4经绞合形成,绞合后的缆芯1共两层,且其中心层的线芯4数量为2-4根,外层的线芯4数量为8-10根,外层的线芯4的数量比中心层的线芯4数量多6,如此可提高绞合后缆芯1的圆度,保证最佳绞合效果。具体实施时,该缆芯1的中心层线芯4的数量为3根,其外层的线芯4数量为9根。如此,可以既保证电缆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同时还能够保证电缆的重量不会过大。通过绞制,可以提高电缆的柔软性,使其便于安装到机车内。
缆芯1外周包覆由无卤聚酯材料制成的隔离层2,隔离层2的外周包覆有护套层3。具体实施时,隔离层2由带状的无卤聚酯材料绕包在缆芯1的外周形成。通过设置隔离层2能够将缆芯1与外护套层3隔离开,同时通过带状无卤聚酯材料绕包在缆芯1的外周,有利于提高绞制后的线芯的圆整度,便于在隔离层2的外周挤包形成护套层3。具体实施时,护套层3由低烟无卤材料挤包在隔离层2的外周制成。
如图2所示,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耐高温型机车车辆多芯电缆所公开的线芯的结构示意图。线芯4包括导体41和绝缘层42,且该绝缘层42包覆在导体41的外周。具体实施时,导体41为五类镀锡铜丝经绞合而形成的软导体。如此,可保证线芯4具有较大的柔软度,便于弯曲,能够较好地适应机车上狭小的安装空间。具体实施时,线芯4中的五类镀锡铜丝的绞制方式为正规绞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巢湖海兴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巢湖海兴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512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